您的位置:首页 > 安全中国 > 消费安全

小心,别踩“培训贷”雷区

2020年03月24日 15:09:4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万祥

“学费分期成就高薪人才”“分期付款实现梦想”……最近,不少教育培训机构为企业职员推出提升专业素质与能力的相关课程,“培训贷”也随之而来。不过,专家提醒消费者,看上去各方均可受益的“培训贷”,也可能让消费者踏入陷阱。

记者发现,“培训贷”的具体模式为教育培训机构与消费者签订教育培训合同,由金融贷款平台一次性将贷款的学费支付给教育培训机构,再由消费者即贷款申请人向金融贷款平台分期还款。也就是说,销售人员和线上广告宣传的“分期付”实际变成了金融借贷还款。有的学生后期因培训存在问题想要退款时,一方面面临高额违约金,另一方面即便成功解约,也仍被贷款公司要求继续偿还贷款,承担高额利息。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毛文蝶表示,消费者谨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及“培训贷”金融平台,是避免风险的第一步。

“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应注意查询该机构的资质,综合考虑其注册时间、公司规模,还可以通过裁判文书公开网查询该教育培训机构涉诉情况,多方面了解其教学能力和经营能力。”毛文蝶说,消费者在考虑“培训贷”支付方式时,还应选择正规且有金融许可证的金融机构或贷款公司。

消费者与教育培训机构因履约产生纠纷,还要偿还“培训贷”的贷款吗?毛文蝶认为,从法律上来说,购买教育培训机构课程,申请“培训贷”支付培训费,消费者其实签订了两份合同:一是消费者与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签订的教育培训合同,二是消费者(贷款申请人)与“培训贷”金融平台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培训合同关系和借款合同关系相互独立。教育机构未能向消费者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属于教育培训合同法律关系中的单方违约,消费者可以根据约定解除与教育培训机构的合同,与培训机构协商退课退费或通过诉讼要求其退还未消费费用并承担违约责任。但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培训贷”项下借款合同并不因教育培训合同的解除而解除,消费者仍需根据借款合同约定向金融平台还款。

“如果消费者因教育培训机构不履行合同而拒绝继续偿还贷款,可能因违反借款合同约定的义务而承担违约责任,甚至会影响个人的征信记录。”毛文蝶说,在有些教育培训机构已经“跑路”无法办理退课退费情况下,消费者还是应当在依约还款的同时,收集与教育培训机构签订的教育培训合同以及相关培训记录等证据,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教育培训机构涉嫌刑事犯罪还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乔妙妙
  • 培训;机构;教育;消费者;合同
分享到: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