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记领航 真拼实干

2020年06月01日 17:02:15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杜英姿 郭文治 郑新钰 马源 冯雅君 综合报道

编者按

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其中强调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区两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直接推动。如何以书记领航工程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水平?本期开始,《城市党建》周刊将陆续推出“书记领航真拼实干”系列报道,邀请多位市、区两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就此课题展开深入研讨。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全面破解城市基层党建突出问题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委书记罗育德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对巩固党对城市工作全面领导,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入研究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规律,对城市基层党建进行系统探索,以全面破解城市基层党建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大力实施“质量党建”“力量党建”工程,逐步构建以街区党组织为核心,现代网络信息化为手段,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融合共享、共同发力,以人民为中心的引领基层治理向好向善的具有罗湖特色的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体系。

优化城市基层党建体系

破解轴心作用不充分难题

罗湖区作为老城区,人口流动性大、密度高,传统街道社区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逐步弱化。为此,罗湖区创新“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小区”党建工作思路,不断优化街区治理体系,把城市基层党建“轴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在街道层面,罗湖区于2015年开展街道大部制改革,2016和2017年制定实施街区治理方案强化区街条块联动,2019年结合机构改革强化街道强政治、强党建主责。

在社区层面,2016年罗湖区全面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至2018年实现全面达标;2019年全面深化社区专职工作者改革,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统一身份、优化薪酬、规范管理,区委组织部统筹管理社区党委书记,在全区范围内集中选拔16个社区党委书记,选派三名博士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加强基层“头雁工程”建设;2020年开展党建先进示范社区创建,高标准打造先行示范社区样板,强化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

在小区层面,罗湖区开展物业小区四位一体(党支部、业委会、物管处和居委会)党建模式试点并推广,把党支部建在居民小区,制定党建引领构建居民小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体系三年(2019-2021年)行动计划等1+3+8配套制度,搭建居民小区党建标准化工作体系,赋予小区党支部议事、建议、人事、评议、监督五项权力;实施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改革,开展物业服务企业党建联建行动,通过“一肩挑”、交叉任职、联席会议等方式,创新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小区治理,梳理146项物业服务企业法定职责,开发“物业管理创新考评系统”,出台购买物企服务制度,强化党支部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管理,把物业小区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平台。

深化各领域党组织共建互补

破解基层条块不协同难题

驻街道社区单位是城市基层管理的重要力量,但因关系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罗湖区城市基层党建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各领域党组织间缺乏统筹,合力不够,难形成共驻共建氛围。

对此,我们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和深化街道城市管理权责体系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街道社区和辖区单位党建融合进度,全力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

一方面要求“条上”主动出力,积极融合驻辖区中心任务和党建工作,同步抓实业务和党建,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党委“双报到”,参与到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推动“块上”持续发力,抓好党建共建,促进组织融合、感情契合、资源整合,用好“平台统筹+协同监管”条块协同机制,推动辖区单位各领域力量下沉街道,形成统一协调机制和治理合力。

团结凝聚新兴领域力量

破解两新党建形式化难题

罗湖两新党组织存在有形覆盖多、有效覆盖不足问题,且两新党组织单独组建率偏低,党员流动性大,“建了散、散了建”问题难解决。

为此,罗湖区持续在加强两新组织党建上下功夫,实施质量提升计划。

在非公企业党建方面,我们不断拓展非公企业党建的外延和内涵,形成商务楼宇为重点,产业园区、步行街区、专业市场和行业党建并行的两新党建组织布局,通过楼宇党建推进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新社会阶层统战和政治引领,与街区、机关党建融合发展。

在社会组织方面,我们创新同乡村党建,探索解决农村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群体如何融入城市命题,成立四川达州等12家同乡村党组织,管理党员600多名,创立党支部+社工机构、党支部+家政服务公司、党支部+家政服务公司等多种模式服务联系农民工群体,起到凝聚党心、服务同乡作用,流动党员从流入变为融入,同乡村党建架起了两地的连心桥。

建立“互联网+党建”服务体系

破解党建信息建设滞后难题

互联网是时代特征之一,但罗湖区对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城市基层党建领域的运用,存在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问题,部门网络信息库各自为政、缺乏共享。

为此,罗湖区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专业化“互联网+党建”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发挥信息共享作用,破解基层党建信息化短板,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信息支撑,使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成为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发展“新装备”。

我们强化“智慧党建”系统推广使用,率先在全市建立线上党群服务中心,构建区、街道、社区联网的智慧党建体系,实现党建信息数据库、教育管理、活动服务、管理评价信息化;推动党建工作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加强罗湖党建传播力,建立罗湖党建公众号、双周发布、新闻媒体等多载体宣传平台。

坚持软硬件同步建设

破解阵地不稳队伍不强难题

城市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和党务工作者专职队伍建设是城市基层党建重要基础,但以前罗湖区党群服务中心运营质量不高,群众参与度不够,阵地作用不明显;基层党建领域专职党务干部配备不足,人员流动性大,能力难有效积累。

对此,罗湖区坚持党建软硬件建设同步加强,不断推进党建阵地标准化和党务队伍专业化。

我们以各级各类党群服务中心达标为重点,建强各类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回收政府物业、购置、更新配建等方式提供11.6万平方米物业作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建10个楼宇、商圈、非公企业等新兴领域的党群服务中心;以专业化和职业化能力建设为重点,利用高等院校、区街党校等培训平台,采取专题集中型、交流实践型、自主学习型、跟班学习型等四型培训方式,常态化开展党建培训,提升党务干部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破解实践缺标准欠规范难题

注重制度建设是加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顶层设计的应有之举,但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常态机制和工作标准缺乏长远打算。

为此,罗湖区不断规范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流程,制定标准化制度化工作体系,健全五级联动责任体系和实施五级述职和评价机制,建立明责、定责、履责、述责、追责的全领域、全流程从严治党工作体系。

我们坚持分类指导,按照功能差异化,制定机关事业单位等10类党组织标准化业务指标体系,解决各类党组织干什么、怎么干、怎么评价等基本问题;编印《城市基层党建文件制度汇编》《党支部书记工作手册》2个制度汇编,全面规范党建工作和业务操作流程;在党建日常运行管理、述职评价、能力建设等各个领域都建立了制度,整个城市基层党建做到了有章可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

让基层党建在城市治理中穿针引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常委、昌吉市委书记秦伟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连续三年将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作为市委“一号课题”,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着力打造党建引领、联动共建、资源融合、服务多样的区域化城市党建共同体。

用好党建绣花针

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昌吉市以“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遵循,把握城市规律、立足社区、深耕基层,推动基层党建从自上而下向上下互动转变,从局部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从单一主导向共同参与转变,形成上下贯通、各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我们始终把城市基层治理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先手棋”,市委研究制定《关于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实行“街道派单、部门接单”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党建动能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

我们牢固树立大抓党建的鲜明导向,把述职评议作为压实党建责任的重要抓手,市、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突出在“严”“实”“真”上下功夫,发挥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党建考核结果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评先评优、绩效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我们坚持把包联机制作为推动基层党建的有效路径,市四套班子深入包联街道、社区、网格、居民小区实地走访,搞调研、查问题、理思路;构建“市—街道—社区—网格”四级联动体系,激活社会力量参与协商共治,推进街道社区党建、机关单位党建、新兴领域党建互联互动,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条块结合、资源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画好改革主路线

提高基层干群幸福感

昌吉市把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突破口,精简内设机构,压缩管理层级,在全市6个街道统一设置“两办四中心”;赋予街道对城市区域规划、公共事务参与、相关人事考核评议等5项权责,形成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昌吉市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新兴组织共同参与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城市基层各类组织、各类群体积极性。包联街道市领导、辖区市直部门领导分别担任“大工委”“大党委”“第一书记”,落实“五个一”共建联系机制和轮值议事制度,形成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和共驻共建协议书“三单一书”。

昌吉市铁腕推进社区减负增效,社区填报的表格由313张精简为8张,社区档案由329项减少到41项,充分应用昌吉州党建智能管理系统,建立各类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库;修订完善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建立动态管理、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社区工作准入事项由68项精简为56项,从源头上进行严控。

铺好组织领路石

打牢基层治理桥头堡

昌吉市委始终坚持钱往基层投、人往基层走、力往基层使、政策往基层倾斜。全市通过辖区单位腾退、房产企业配套新建、物业公司整合等多种方式,70%以上社区阵地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确保社区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全市先后投入1600万元对21个社区和9个新兴领域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完善功能设置,推动宣传教育、文体娱乐、便民服务等活动集聚开展。

我们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对城市基层党建的保障标准、使用范围、支出管理等进一步明确加以规定,有力保障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转。昌吉市每年拿出4600万元用于社区运转、服务群众、党建、“网格”党支部活动等工作,确保基层党组织办公议事有经费、服务群众有资金、开展活动有保障。

我们核准全市社区工作者1905名,动态落实社区“百户一人”,引入事业管理岗位工资标准,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五级”薪酬管理体系,最高达到管理岗7级待遇,畅通晋升渠道,从编外人员中选拔9名优秀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15名社区党组织书记考录街道公务员,38名社区党组织书记高配副科级。

聚焦“满意”硬指标

织密基层治理覆盖网

为着力破解基层“看得见管不了”和部门“管得了看不见”的治理难题,落实街道派单、部门接单的工作机制,我们将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等执法人员下沉街道,住建、教育、卫健等职能部门安排专人联系街道,依托基层党建智能管理系统线上“派单”、线下“接单”,有效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

为着力推动物业服务管理融入社区治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昌吉市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运行机制,实行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服务评价好、积极参与活动的物业企业党组织纳入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同时,我们采取国有企业“兜底”和民营企业“肥瘦搭配”的方式,全面解决全市无人管小区问题,紧盯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治理难题,对老旧小区管线、小区环境卫生实施改造。

为着力引导在职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昌吉市开展“双亮双领双评一服务”活动,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设定政策宣传、物业监督等11种服务岗,将全市机关在职党员纳入网格党支部,共同参与矛盾化解、巡逻防控和物业治理等活动。

在今年初疫情防控中,市委一声令下,7500余名党员干部响应号召,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和联防联控小组,与基层干部一起开展地毯式排查、严格网格化管控、落实封闭式管理措施、做好群众服务保障等工作,将共建共治迅速转化为联防联控。同时,我们选派92名科级干部进驻70家企业开展防疫监督、问题协调等工作,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

传承与创新并重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青山区委书记郭文焕

近年来,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城区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激发基层活力的治本之举。

系统建设激发内生动力

城市基层党建的根本在于不断完善运行机制。青山区委在总结21年区域党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系统谋划,发挥区委引领作用。在开展城市基层党建过程中,青山区委严格落实“五化协同”发展机制,重点抓顶层设计、统筹指导、制度建设、机制运行、考核评价、落实保障等全局性、方向性、关键性工作。我们始终坚持把抓城市基层党建与全区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推动具体工作、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与管人管事管思想相结合,与抓班子、带队伍相结合,与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相结合;通过抓城市基层党建引领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级班子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夯实基础,发挥街镇主力作用。青山区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出“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的改革思路,积极引导和推动街道社区党组织更好地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强化街道党工委统筹谋划、指导调度、监督管理等职能,不断提升社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人、财、物、事下沉,将党的工作高度融入到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中,将全区优秀副科级后备干部下沉到社区任职,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战斗力、影响力。

整合资源,发挥区域共建作用。街道社区、驻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同属一个区域、同在一条街道,是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青山区按照“地缘相近、协调便利”的原则,打破街道区划界限,将全区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集团,各区域集团党工委在区委的领导下,研究本区域年度党建主题、阶段工作内容,挖掘自身资源、放眼群众需求,围绕全区党建工作重心做好“公转”;区域集团内的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商务楼宇、工业园区、商圈市场等各领域党组织,在区域集团统筹指导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党务基础工作,做好“自转”。

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城市基层党建的核心是人才队伍建设,只有抓好城市基层党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保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稳步推进。

强调书记队伍政治引领。在青山区,区域集团党工委书记定位本区域集团的发展思路,统筹谋划、高位推动,深化区域集团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各轮值单位常务副书记把握重点,有效加强各区域成员单位间的互联互动;成员单位党组织书记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区域集团党建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基层党支部书记紧贴群众,将城市基层党建成果惠及于民,切实提升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强调党工队伍专职专业。青山区城市基层党建促进会将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充分发挥组织系统统筹党建资源能力强的优势,有效联络各区域集团,优化资源配置;街镇层面设置区域联络科,工作侧重政治建设、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能力,切实提升街镇整体党建水平,带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社区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深入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三项清单”“微实事”等专项工作,搭建政策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商务楼宇配备专职党工和党建指导员,全面推进党群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进楼宇,真正把楼宇党建融入到城市基层党建总体布局。

强调党员队伍先进纯洁。青山区重视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基础上,拓宽“双服务、双认领”范围,制定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把机关单位党员纳入到社区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我们结合机关、农村、社区党员工作实际,分类制定《党员“十二分制”管理实施办法》,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不断增强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载体建设提升工作实效

城市基层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搭建好基础框架,也要配套好平台载体,构建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完善互动机制,提升党组织联动水平。从去年开始,青山区全面实行街道社区党组织“交叉任职”制度,同步形成双向压实责任、双向沟通协商、双向考核激励、双向评价干部的工作模式,切实提升互联互动的科学化水平。2019年4月,我们召开了青山区首届“四方论坛”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峰会,全区270多家单位参加会议,通过交流、讨论、分享等形式,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引导行业系统部门主动融入中心任务和党建工作的目的。

推动资源倾斜,增强基层党组织发展能力。青山区大力推动“人、财、物”等各类资源和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特别是以包头市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为契机,通过财政预算和党费补充,加快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任务,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探索项目运作,拓展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路径。青山区积极探索项目化运作方式,推动为民服务取得新实效。创新“三项清单”(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制度,“区、区域集团、街镇、社区”四级“三项清单”对接制度已经形成,各领域单位参与党建项目的创建与实施的自觉性逐步提升,为城市基层党建注入多元动力。我们深化地区党内帮扶、救助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青山区党建·爱心公益汇”品牌项目,依托线上“党建公益”APP和线下“公益基地”的互动运行,搭建党建引领公益事业的O2O发展模式。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

聚焦群众关切 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委书记 张新竹

2017年“上海会议”召开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内涵、外延、思维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基本要义,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将推动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整体建设作为实现市北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着力构建起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强化党的政治建设

坚定正确方向

政治引领是方向引领、根本引领。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市北区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等活动,组织书记谈体会、讲认识,转思路、换视角,树牢突出主责主业的工作导向,把牢党组织主导的重大政治原则。

市北区委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强化支部规范化建设,组织实施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程,分领域对支部组织设置、力量配备、作用发挥等方面作出规范,提出了5项171条工作标准,明确支部建设“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为支部树标尺、立规矩。

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归根结底要通过党员作用来体现。市北区委连续三年在机关开展以“联企业促发展、联社区促服务、联居民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促”活动,持续开展作风纪律整顿和“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制定干部能上能下、容错免责等激励约束机制,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重点项目、关键岗位挑大梁、当先锋。

完善基层组织体系

建强领导核心

街道社区党组织是联结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和基础,只有街道社区党组织坚强有力,才能有效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市北区委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大力推进街道内设机构职能整合和功能优化,将街道内设机构统一设置为“7办3中心”,实现机构设置由向上对口转变为向下对应;剥离街道招商引资功能,明确街道统筹管理辖区党的建设、区域发展等7项职能,实行职能部门向街道交办事项准入制度,进一步理顺区街关系,为街道“赋权、瘦身、增效”。

市北区委坚持做优社区,严格社区事务准入,着重理顺社区治理职责边界,建立以社区“两委”专职成员、全日制社区工作人员为主体的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推行全科社工、全程代办等制度,既管住行政事项随意下放的口子,又有序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汇聚,让社区有能力、有资源、有条件开展工作。

市北区委做实网格化覆盖,延伸“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推动党建网格与综治、安监、城管等网格“多网合一”,建立网格党组织893个;出台加强网格党组织建设引领网格治理的意见,规范网格党组织的组织设置、人员构成、职能职责,细化15大类100余项帮办事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市北区依托网格迅速成立以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党建指导员和网格员为成员的3人领导小组,推动网格从基层治理单元迅速转变为一线战斗单元,有效守住了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倒逼创新流程机制

引领基层治理

市北区委立足市北区老城区实际,把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重点任务,贯穿治理全过程、嵌入各领域、融入各方面。结合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北区于去年制定出台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和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的实施意见,创新运用全域思维、生态思维、平台思维,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锻造“三化一型”干部和创新城市基层治理融合衔接,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初步形成了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精准到位、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机制。

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置流程不畅的问题,市北区委创新打造“党群e家”信息化平台,建立健全“群众吹哨、街居响应、部门报到”机制,构建问题分层分类处置闭环,实现群众“哨声”快速响应解决。目前全区已通过平台回应解决各类问题1.2万余个。

针对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共建虚化的问题,市北区委以基层治理为切入点凝聚共识,通过媒体公开发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红色合伙人”邀约,全面开放网格资源和应用场景,撬动市场资源力量认领服务网格、参与基层治理;探索设立基层治理发展基金,加快构建“政府出资启动、社会募集补充、专业规范运营、规模稳步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

针对网格支部书记人员素质跟不上的问题,市北区坚持区委选派一批、街道确定一批、干部自荐一批,抽调137名机关干部全脱产担任网格党建指导员;配套出台网格党建指导员管理办法,明确7个方面37项具体工作职责和5项管理制度,让下沉基层的干部“留下来有干头、走出去有通道”。

针对老城区开放式楼院多的特点,市北区委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参与机制,推行党群议事厅、社区事务听证会、“三事制”等做法,建立由党员和居民代表参与的“楼院协管会”,打造“和事佬”协会、“老兵服务社”等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解决群众痛点难点

提升群众满意度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市北区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城市基层党建效果的“试金石”。立足全区人口密度大、困难群体多的实际,区委聚焦群众期盼发起攻势、稳住阵地、补齐底板,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认真思考“打铁”和“自身硬”的关系,针对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存在的问题,从党建上找原因,及时把党建业务“两张皮”、党员群众“隔层纸”等短板弱项补起来、强起来。

市北区委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调度会,运用大数据手段对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以来22万余条投诉件进行科学分析,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住房、环境、教育等问题,迅速拿出解决方案。比如,发起“聚焦群众关切、加快棚改收尾”攻势,市北区采取区级领导包点联系的办法,抽调37名党员干部到10个街道帮助工作,全力推进征迁收尾工作,高质量推动城市更新,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市北区委还立足群众需求倒逼工作提升,以大港区域、中央商务区等为示范,打造城市治理现代化样板。2019年全区新开办幼儿园12所、完成普新小学开办和6所学校改扩建,有力缓解了“入学难”问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

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红塔”名片

■云南省玉溪市委常委、红塔区委书记 张小良

红塔区地处云南省中部、玉溪市西北部,是云南省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往来东南亚邻国的重要通道;是玉溪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首善之区。作为全省城市基层党建省级重点创新示范市之一,如何应对新型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的深刻变化,切实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做好保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回应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红塔区委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红塔区以深化省级城市基层党建重点创新示范市为目标,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着力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红塔”名片,为开辟红塔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红色物业: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

近年来,红塔区在社区治理工作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试点基础上,红塔区在2020年确定了“红色物业提升年行动计划”,将其列为“书记领航”项目一号课题,实行区级领导包保制,每名副县级及以上领导联系1个社区若干小区,全面挂帅全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按照“一小区一支部”的原则,我们提出“四有六好”工作法,到2020年底全区小区党组织覆盖率达100%,业委会覆盖率不低于60%,到2021年底实现“两个覆盖”100%;通过深化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红塔区实现业委会、物业服务方、党员群众共融共治,业主议事会、小区治理等事务不断向好。

“红色物业”全面提升后,我们实施“一五二”幸福院子工程,通过评比10个小区治理提能社区,50个居民满意幸福院子,200件为民服务暖心实事,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提档升级的小区治理氛围,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高品质和谐宜居宜业红塔打牢基础。

行业党建:推动各新兴领域

党建融合共建

城市基层党建不能将工作的重心局限在社区党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区、乡(街道)、社区党组织是这个工程的主体架构,而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则是子系统。我们必须将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的观念牢牢树立起来,切实转变工作思路,真正将其他领域的党建工作抓起来,才能更好地参与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

红塔区针对公立医院、中小学校、物业行业等不同领域,找准党建工作切入点,实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创建行动、中小学党建提升行动、物业行业党建提升行动,通过行业党建助力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提升。

我们打造了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建引领高质量改革发展品牌,以第三人民医院党建工作为主抓手,把第三人民医院党总支升格成立党委,并同步设立纪委,构建起“医院党委—职能党支部—科室党小组—医护党员”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我们深入开展“云岭红烛育人先锋”和“育禾苗感党恩”等系列活动,把党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提档升级玉溪二中、三中、六中等5个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服务各位教师和学生的活动,着力提升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我们建立物业行业党委,组建11个企业党支部,对全区68家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和党员进行集中管理,加大发展党员的政策倾斜,将党建工作与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挂钩,进一步加强党对物业服务企业的领导。

激励担当:推动职业化体系建设走深走实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工作,离不开一支懂专业、有情怀、能担当、愿意扎根基层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红塔区严把政治关,稳定一线人,激励新作为,不断深入推进村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红塔区制定出台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一个意见、四个办法”,通过“八项制度”“两个考核”“三类培训”以及管理考核、待遇实施、公开招聘、教育培训四方面加强职业化体系建设。此外,红塔区新增财政预算3700万元用于提升干部待遇,鼓励用好集体经济奖励村组干部,队伍建设职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红塔区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工作,参照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录方式严把入口关,提升选人用人水平,首批招录的55名社区工作者在基层党建、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考试,每年拿出一定名额,从优秀的村(社区)干部队伍中选拔、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干部,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

区域统筹:打造上下联动共建共享新格局

红塔区着眼于打造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构建“三级党建联盟”,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区域化党建格局,统筹领导和指导各类组织融入联盟开展活动。

红塔区切实抓好“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在部门综合考核中设置专项分值进行考核,为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吹哨、报到派单撑腰鼓劲,着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驻共建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同时,红塔区建立逐级吹哨制度,对于社区、街道、区层面难以解决的问题逐级向上报告、向上吹哨,破解了街道社区单打独斗的治理局面。

通过“三级党建联盟”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推行,全区各级党群服务中心轮值单位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达到了“带着人员来、带着活动来、带着群众来”的“三个带来”成效,“三张清单”内容不断丰富,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实现常态长效。

疫情防控:推动党建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大考,如何保障人民健康是这场试卷的必答题。

红塔区通过超前规划社区布局,合理调整社区组织,使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增强。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期建设,红塔区在疫情发生后才能迅速凝聚起各类组织,快速建立起一个个临时党支部,党的组织覆盖到疫情防控的每个角落,建立起以基层党组织为作战单位、以社区网格为战斗堡垒的坚实主阵地。

疫情防控期间,红塔区建立“区级领导包乡(街道)、科级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小组(小区)、组干部包户(家庭成员)”四级包保工作机制,制定《细化村(社区)党组织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20条工作措施,对防控工作进行提级管理,压实压紧网格化防控责任,做到地毯式摸排、精准化识别。玉溪市降为疫情分区分级分类防控低风险地区后,我们通过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坛、先进事迹通报表扬等方式,宣传总结了一批“疫情防控网格”的经验做法,多网融合、全面覆盖、发挥作用的工作格局得到加强。

江苏省太仓市:

以基层党建大融合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太仓市委书记 沈 觅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新形势,以“融合各方资源、融合中心工作、融合多元力量”的工作理念,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不断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融合各方资源

画好整体效应同心圆

太仓市是一个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城市,大量农村人口、外来人口流入城市,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社会治理的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坚持以城市基层党建为统领,把党的组织和工作推进到城市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角落,不断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持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太仓市聚焦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全市65个社区为观察靶点开展调查研究,派出4个工作组,召开8场座谈会,个别访谈40名镇区(街道)、社区干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摸清问题、找准症结、明确方向,形成了以政治引领力、组织支撑力、人才驱动力、服务凝聚力为核心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方向。

二是强化联动机制。太仓市印发《关于实施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力”工程的意见》,以及共驻共建互联互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化政社互动等配套性文件,构建起城市基层党建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推动上下联动,建立1个市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专委会、11个镇区(街道)“大工委”、65个城市社区“大党委”,把辖区内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单位、行业党组织负责人选任为兼职委员,健全日常联系、年度考核等3方面硬性机制,明确双向沟通、双向考评等4大类工作责任。

三是夯实基础保障。太仓市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补助、社会支持、社区自我补充为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落实社区工作经费和党组织为民服务专项经费,保证每个社区每年平均经费达到40万元以上;明确取消街道承担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推动街道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

融合中心工作

建强基层治理主力军

太仓市坚持聚焦围绕融合中心、服务大局,将社区治理与基层党建有机结合,切实做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居民这篇“大文章”,使城市基层党建更有温度、更有价值。

一是建强组织力量。太仓市全面推广“行动支部”工作法,围绕“领导基层治理、维护和谐稳定、服务基层群众”目标,要求每个社区围绕中心工作至少成立1个“行动支部”,把支部建在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党员群众自发形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及社区社会组织上。目前,全市65个社区共建有各类行动支部132个,在文明城市创建、“263”“331”专项行动等重大任务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紧扣重点中心工作,太仓市开展了城市党建“融合力”工程推进月十大项目,举办城市初心论坛,擦亮服务大品牌,推动城市大发展。

二是织密组织体系。为优化社区基层党组织架构,太仓市把党组织延伸至网格和楼栋,构建起“镇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三级组织架构,将网格内各类组织全部纳入党的工作范围,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目前,全市在157个村、社区中组建网格党组织504个,精细化参与社区治理、纵深化推进为民服务。

三是引领基层治理。太仓市深入推进政社互动,健全“民主理财日”“党务居务公开日”“民主监督日”“民主决策日”等“四日”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民主机制,对社区重大事项按照党员群众建议、党组织提议、党群议事会参议、“两委”商议、党员代表会议审议、居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六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决策和实施;建立社区监督委员会,规范监督内容、权限和程序,使社区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融合多元力量

提升为民服务幸福感

城市基层党建是系统建设整体建设,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困局,加强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提升整体效应。太仓市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运行机制,把隶属于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联系松散的党组织联结起来,引领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一是整合服务力量。太仓市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常态化开展“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实现服务效应的最大化;坚持条块结合、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共驻共建互联互动,实施红色“1+3”工程,推动281个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与65个社区党组织挂钩联系、结对共建,明确共抓基层党建、共建议事机制、共推基层治理、共做精准服务四方面工作重点。

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围绕社区治理难题,太仓市积极推动镇区(街道)、社区和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开展“契约化”共建,组建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力”服务联盟,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份清单,社区党组织和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促进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目前,全市65个社区共制定“需求清单”256份,共驻共建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提供“资源清单”278份,双方共同形成“项目清单”265份,推动服务力量向基层倾斜,激发社区基层活力。

三是完善服务体系。太仓市巩固深化村(社区)“牌子乱象”清理规范成效,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建立社区事项准入机制,制定58项社区协助政府工作和依法履行职责2份清单,明确增加事项必须由市委审核批准,为社区事务“划定边界、筑牢篱笆”;按照服务和活动场所最大化、办公场所最小化的原则,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明确新建(改扩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达到每百户居民不低于40平方米的标准;全面推进“海棠花红”先锋阵地群建设,在全市范围已构建形成市、镇区(街道)和社区三级阵地服务体系,目前共建有市级党群服务中心1个、镇区(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11个、社区级党群服务中心65个,为群众提供“多层次”“一站式”便民服务。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6月01日 第12-15 版)

责任编辑:越玥
分享到:
  • 中国城市报
    抖音号

    抖音号
    dyrjb32my0kv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观城者微信

  • 观城者微博

  • 官方快手号

    1417597972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