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推动首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2020年01月08日 10:24:55 张燕友

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的持续发展和“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的不断强化,轨道交通在提供高效出行服务、缓解交通拥堵的同时,承载了更多服务引领城市发展的职能。作为北京轨道交通业主单位,京投公司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要求作为首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并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具体细化为“四个轨道交通”。本文结合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京投公司业务开展实际,谈谈对推动首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初步考虑。

北京轨道交通:50年连线成网 

年客运量逾38.5亿人次

50年前,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完成,掀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历史篇章。50年来,北京轨道交通从小到大,由线成网,积累了丰富的建设运营管理经验,也形成了独特而厚重的历史积淀。从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69年到1999年,这期间以1号线(包括复八线)、2号线的建设通车为标志,是北京轨道交通的起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2000年到2008年,以筹备奥运会为契机,我们先后推动了13号线、八通线、5号线、10号线一期、机场线、8号线奥运支线等线路投入运营,通车总里程达到200公里;第三个阶段是从2009年开始至今,这期间,北京轨道交通线网日渐完善,运能运力配置持续增强,出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品质提升的作用凸显,应该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总的来看,北京轨道交通发展到今天,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的特点:

一是线网里程长。截至今年10月,北京轨道交通已建成运营线路23条,运营里程达678公里,开通车站394座,其中换乘车站62座,运营里程在全世界仅次于上海位列第二。按照新版城市总规,到2035年,北京市将建成15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以及1000公里区域快线(含市郊铁路)的轨道交通线网,线网密度和通达性进一步提升。

二是客流强度大。2018年,北京轨道交通全路网客运总量达到38.5亿人次,工作日日均客流达1197万人次,其中最高单日客流量达到1349万人次。在北京海量的公共交通需求中,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超过了50%,搭乘地铁出行已经由很多市民的“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北京轨道交通也已经成为世界上客运最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之一。

三是保障任务重。在坚持和强化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大背景下,北京轨道交通肩负着为重点区域、重要项目和重大活动提供交通服务的重责大任,仅今年,就承担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世园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系列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同时,2019年实现大兴国际机场线、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开通运营,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城市副中心建设,为发挥首都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之后,作为为奥运会提供交通保障的重要基础设施,北京轨道交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建设资金筹措压力。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200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北京地铁集团更名为京投公司,主要承担轨道交通投融资和前期规划职能。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京投公司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双轮驱动”的战略格局。“一体”指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与管理业务。其中,在轨道交通全过程管理方面,先后组织编制了北京轨道交通的四版建设规划,强化ABO协议履约管理,提升建设运营水平,不断完善路网指挥调度能力,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同时,公司着力推进市郊铁路规划建设,参与推进建设京津冀城际铁路项目。此外,公司还承担了综合管廊、高速公路、信息基础设施等其他重点基础设施业务的投融资及建设运营任务,为冬奥会、世园会、大兴国际机场以及城市副中心等重点项目和区域建设做好保障。

“两翼”包括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投资,以及轨道交通场站及沿线一体化开发经营。其中,在资源开发领域,对标日本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持续探索轨道交通场站及沿线的一体化资源开发模式,并充分利用轨道物业资源开展便民服务等配套经营,在反哺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

作为轨道交通业主单位,16年来,公司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北京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城市发展贡献了“京投力量”。迈向新时代,面对首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要求,如何在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各环节中持续提升,如何科学合理统筹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如何满足人民对更美好公共出行服务的期待,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打造“四个轨道交通”,推动高质量发展

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北京轨道交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发挥好各类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四个轨道交通”,即人民的轨道交通、首都的轨道交通、智慧的轨道交通、融合的轨道交通。

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人民的轨道交通”

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观念,满足人民安全出行需求。面对北京轨道交通海量客流的安全保障要求,需要持续完善安全保障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轨道交通安全设施配置和安全等级,加强安检、监控等力量,做到安全保障制度严密、措施严格、运行严谨,进一步提高安全服务可靠度,降低运营故障发生率,充分体现轨道交通出行的安全性。

二是完善线网层级,优化换乘接驳,满足人民便利出行需求。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便民利民为重点,推进线网层级密度科学化、站点设置合理化、交通换乘接驳人性化,弥补线网结构瓶颈和层级短板,做好多种交通设施的连接,并强化站点与周边建筑的融合连通,让人们能够快捷方便地进出车站、往返站台,充分体现轨道交通出行的便利性。

三是提升线路线网运行效率,满足人民高效出行需求。为提升地铁运力,确保运力配置适应出行客流需求,在持续建设新线、优化线网格局的同时,通过灵活车辆编组、加强指挥调度、多制式互联互通等举措,推动线网运能提升、可达性显著提高,充分体现轨道交通出行的高效性。

四是全方位提升轨道交通乘坐舒适度,满足人民舒适出行需求。通过建设完善便民设施,优化车站等候空间,美化站台车厢环境,及时推送排队、拥挤度等信息提示,加强全方位乘客引导服务等手段,保障群众“有尊严”地出行,充分体现轨道交通出行的舒适性。

以服务首都功能为统领,打造“首都的轨道交通”

一是围绕首都发展需要,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保障。落实好新版城市总规,以服务重点功能区为核心,加强政务机构、文化地标、外交场所、科技中心等重要节点的便捷交通服务和互通直达,形成服务“四个中心”建设的交通主干与骨骼,建设适配首都功能定位的轨道交通体系。

二是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着力建设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推进过程中,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交通一体化是先行领域,《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也赋予了我们更大的责任。下一步,要从服务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出发,建设具有前瞻性、兼容性、系统性的世界一流的综合轨道交通网络,实现“轨道上的京津冀”,助力建设环首都现代化都市圈。

三是围绕行业品质提升需要,打造首都轨道交通标杆服务品牌。作为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的先行者,北京轨道交通具有丰富的发展经验内涵,更具有外延发展的巨大潜力。下一步,要充分挖掘完善首都轨道交通文化,树立行业标杆品牌,面向全国输出首都轨道交通的先进经验,发挥首都轨道交通的辐射带动作用。

以提升全过程服务管理水平为目标,打造“智慧的轨道交通”

一是打造面向乘客全出行链的智慧乘客服务应用体系。在传统现金购票方式基础上,北京轨道交通已经实现了互联网售票、非现金支付等多样化购票方式,目前,亿通行APP注册用户已经接近2100万人,使用二维码刷码进站的乘客比例超过1/3。下一步,将通过优化终端设备及建设乘客服务平台,全面强化乘客服务的需求感知、宣传引导和响应处置能力,全方位提升信息服务、智能票务、智能安检等服务水平。

二是打造增强调度指挥高效协同能力的智能车辆和设备运行应用体系。为做到对线路客流变化的有效应对。通过开展客流预测,实施对客流、行车等信息全貌监视,优化设备管控模式,实现行车组织的优化,有效提升路网指挥调度能力。

三是打造提升维修维护效率的智能车辆和设备维护应用体系。通过新建企业级维护平台,整合运维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升维修维护过程中的管控能力,实现从“计划修”“故障修”向“状态修”“预测修”转变,同时,建立列车智能维护系统,对列车关键设备状态实时监测诊断及预警,将设备状态与资产信息实时关联,全面提升维护维修、资产管理能力。

四是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建设应用体系。通过搭建智慧化建设管理系统,提升对项目资源、项目要素、项目交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对建设期合同、工期、安全、质量、资金、资产等全生命周期项目全要素的管理能力。

五是打造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及乘客舒适度的智慧制造应用体系。通过建设基于5G技术的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缩短高峰期最小发车间隔,提升列车运行效率和系统可靠性;同时,通过新建轨道环境主动感知系统,对轨道运行区域入侵障碍物进行识别,实现主动预警和及时应对处置;此外,通过新建车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对车厢内广播音量、温湿度、照度等实行智能调节,提升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以服务引领城市发展为方向,打造“融合的轨道交通”

一是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融合,实现与城市规划的融合。以“建设轨道上的城市”为导向,围绕“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城市规划格局,在规划层面深入开展研究,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融合,将线路规划和城市详规统筹考虑,推动“线随人走”向“人随线走”的转变。

二是将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统筹结合,实现与城市建设的融合。按照“轨道+土地”的资源开发理念,集聚资源、加强协同,整合形成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全链条开发管理模式,推动轨道建设与场站、沿线的一体化开发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围绕轨道交通站点、车辆段、枢纽、轨道沿线打造四类“微中心”,落实好轨道交通对区域发展和城市功能开发的支撑作用。

三是通过对轨道交通上盖、站点、沿线物业的业态筹划和经营,实现与城市生活的融合。形成特色运营方案,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丰富便民服务设施,提升便民服务、区域配套、产业聚集、职住平衡水平,促进站城融合,全面落实“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理念。(作者系京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天瑞

热点新闻

点亮蓝灯

中国城市报

母婴室,既要建好更要用好

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文化和旅游部:游戏游艺设备不得宣扬赌博内容

人民网

贵州A级景区面向全国游客五折开放 优惠持续90天

贵州日报

严厉查处黑导 挤压非法“一日游”生存空间

北青网

北京A级景区垃圾分类难在哪 认知是关键

北京商报

九寨沟旅游环线厕所乱象:基本没有干净免费的公厕

光明日报

新疆旅游厕所融进景区“量”“质”齐升

新疆日报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投诉中心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