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医疗

一名肠梗阻新生儿的离去

2022年06月23日 11:05:50

(健康时报记者 王艾冰 孔天骄 徐诗瑜)“去医院退费,看着那条抱着你进去又出来的路,好像又回到了那天,胸口好疼好堵。”悠悠(化名)妈妈写下这样一段文字。2021年5月29日,刚刚出生36天的儿子去世。

2022年6月15日,救治悠悠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发布说明,“针对一名患儿在我院诊治发布(的)有关报道,医院高度重视,对事件展开专项调查。2022年5月医学会召开了医疗事故鉴定会,并出具鉴定结果,目前该案件仍在审理中。我院将积极配合调查。”

\

监控视频截图

新生儿诊断为肠梗阻

36天后不幸去世

在悠悠被送到ICU19个小时的抢救后,悠悠的妈妈和爸爸曹先生等来的是孩子的死亡通知。在曹先生提供给健康时报记者的一份死亡记录中,悠悠的死亡诊断为“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肠梗阻;3、脓毒性休克;4、心力衰竭;5、脓毒症;6、中度脱水;7、腹胀待查:小肠结肠炎?”

不幸发生在2021年5月29日,悠悠出生的第36天。4月23日,曹先生以及他的家人们还欣喜地迎接着这个小生命。“当时我儿子出生评分为10分。”曹先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但是孩子出生后,24小时没有排泄胎便,出生所在医院河北生殖妇产医院诊断为“胎粪性肠梗阻”。

随后,他们便转院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治疗。“当时我们在医院的小儿外科住了17天,一直采取灌肠和通便等保守治疗方式,直到孩子可以自主排便。”曹先生向健康时报记者回忆,当时孩子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正常后,医院建议出院观察,出院医嘱上写的是“疑似先天性巨结肠”。

“5月27日,孩子又开始吐奶,我们马上返回河北生殖妇产医院,再次得到肠梗阻的诊断。”曹先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5月28日凌晨2点,他们赶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

“到医院后,孩子突然发烧,我们被安排去了发热门诊。1个多小时,被安排进了急诊旁边的一个简易方舱,全程采取了输葡萄糖、通便等治疗措施,这一期间,孩子除了发烧、腹部有些胀以外,没有看出其他问题。”曹先生回忆。

5月28日7时50分,“忽然发现孩子的口鼻处涌出粪便,且出现间断性休克的情况,但方舱病房并没有相关抢救设备,一个儿科医生赶过来后表示帮我们联系儿科ICU。”曹先生现在回忆起那段时间,依然非常焦急,“一段时间后,医生跟我们说已经联系好了,给我们申请了绿色通道,可以去ICU。”

11时51分,悠悠被送进ICU。“其实,还是等着孩子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我们才住进去的。”曹先生说。曹先生提供的急诊病历显示:5月28日11时36分,患儿精神状态不佳……患儿核酸检测已出,提示阴性,请示转至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

“孩子刚刚被推进ICU的时候,我们就收到了病危通知。”曹先生说。

19小时后,悠悠抢救无效,离开了陪伴他36天的爸爸妈妈。

肠梗阻是新生儿外科常见急症

据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官方信息显示,经调查,患儿于2021年4月23日出生,生后3天到该院就诊,被诊断为疑似先天性巨结肠,低蛋白血症住院治疗17天。5月28日凌晨因腹胀、发热再次到我院诊疗,患儿病情进展较快,病情危重,虽经积极治疗、抢救,仍不幸于5月29日7时24分死亡。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秀良等2013年发表于《现代医药卫生》的《几种新生儿肠梗阻的诊治》,新生儿肠梗阻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没有确切统计,但有大样本统计其在新生儿中大约占1/2000。新生儿肠梗阻有4种典型临床表现:孕妇羊水增多、胆汁样呕吐、生后24小时未能排胎粪、腹部膨隆。

“小儿肠梗阻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通过障碍。比较轻微的情况是吃多了、肚子胀,因为饮食不当、消化不良造成了暂时性的肠梗阻,可能稍后就会自行痊愈;严重的情况是肠道堵塞,需要手术处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郭春宝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冯杰雄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小儿肠梗阻的发病原因最常见的就是粘连性肠梗阻,而新生儿肠梗阻则以先天性发育畸形为多见,如先天性巨结肠、肠闭锁、肠狭窄、直肠肛门畸形等,另外肠动力发育异常也有可能导致肠梗阻。新生儿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中还有与早产、喂养不当有关的新生儿小儿结肠炎。”

其中,先天性巨结肠是以部分性或完全性结肠梗阻,合并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缺如为特征的一种婴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的近端结肠,使该肠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先天性巨结肠痉挛段越长,出现便秘症状越早越严重。多于生后48小时内无胎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胎便,可于2~3日内出现低位部分甚至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呕吐腹胀不排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现在比较常见,已经成为新生儿外科手术中排名第三的疾病,基本上全国都是这种情况,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引起小儿肠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冯杰雄向健康时报记者透露。

“小儿肠梗阻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急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的主要表现一般为腹痛、不进食、呕吐”,冯杰雄向健康时报记者介绍,“稍微大一点的小孩出现这些表现后,一般会告诉父母,但是新生儿或者婴幼儿讲不出来,家长观察不仔细,孩子进而会发生呕吐物到气道,甚至有可能因为误吸发生更多危险甚至猝死,所以总体来说,新生儿肠梗阻的危险性更高,需要家长格外注意。”

小儿肠梗阻危急时可致命,一定要及时就医

2020年初,一位10岁左右的孩子被送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冯杰雄回忆:“这个孩子在学校忽然出现隐隐的腹痛、呕吐等症状,当时没有被重视,送来时已经发生休克、没有小便、血压极低。”孩子休克下手术会有很大的风险,但是再三权衡,冯杰雄还是给他进行了手术,最后孩子保住了小肠。“急性肠梗阻很急,如果不做手术,可能存在更大的风险。”

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秀良等2013年发表于《现代医药卫生》的《几种新生儿肠梗阻的诊治》介绍,“每例患儿临床表现千差万别,但当患儿因严重腹胀出现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时,肠梗阻经常会被忽视”。

上海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张卫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发生肠梗阻如果不及时救治,肠梗阻会要命。因为在肠子中食物下不去,导致大便堆积、肠液丢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肠管的破裂穿孔,肠内容物一出来就会引起严重的感染,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如果不及时处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亡。”

某省儿童医院普外科一位不愿具名的主任医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新生儿一旦发生肠梗阻,由于他们每天水代谢非常快,吐了几次之后,就可能发生脱水,也可能出现低钠血症和酸中毒,就会危及生命。此外,有基础病的孩子,营养状况差,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张卫提醒,儿童的抵抗力、耐损力更差,更需要及时处理。儿童肠梗阻及时诊断非常重要,诊断后及时治疗,可以先保守治疗,这时医生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保守治疗不能缓解,就一定要手术治疗。

“如果不是专门的儿童医院,不熟悉肠梗阻的各种情况,可能会比较难判断,小儿肠梗阻有时表征比较轻微。一旦患儿出现此类问题,家长应尽量选择专门的儿童医院就医,即使是面对轻微的肠梗阻,家长、医院也应该提高警惕,对患儿情况进行实时观察、检测,及时就诊、及时处理,避免悲剧发生。”郭春宝建议。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判定次要责任引争议

在悠悠去世的一年时间里,妈妈一直通过文字表达着对他的思念,爸爸则向医院提起了医疗事故鉴定。

2022年5月18日,曹先生收到的医疗事故鉴定结果显示:“本案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曹先生提供的本次医疗事故鉴定书显示,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与患儿死亡有一定因果关系,鉴于患儿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病史,发病前曾游泳(水的刺激及劳累),可能降低肠蠕动,增加感染风险,就诊时CRP(反应蛋白)增高,白细胞降低,对患儿的病情加重并最终导致死亡也有较大参与度,故医方承担医疗事故的次要责任。

健康时报记者查阅《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发现,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其中一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细分为甲等和乙等。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轻微责任。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我们不认可这样的鉴定。”曹先生表示,“为什么整个事件中医院承担次要责任?”

6月20日下午,健康时报记者致电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总机,提及36天婴儿不幸去世的事件进展情况,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是总机,不了解这个事情。”并提供了医院投诉办公室电话。健康时报记者多次拨打投诉办及河北省卫健委宣传部门电话,均无人接听。

责任编辑:刘天瑞
  • 肠梗阻
  • 婴幼儿护理
  • 先天性巨结肠
  • 健康时报
  • 医疗事故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