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世界痛风日丨专家详解关于痛风的14个误区

2025年04月22日 15:00:13 新京报刘旭

尿酸达标就可以停药?尿酸高但痛风未发作无需理会?仅靠控制饮食就能降尿酸预防痛风?得了痛风就与肉无缘了……关于痛风,你是否也有这些困惑?

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又称“全民关注痛风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方凯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韦尼,从防治、用药、饮食等多方面详解关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误区,带大家科学认识、管理这一疾病,以减轻痛风带来的伤害、提高痛风患者生活质量。

误区一:高尿酸血症等于痛风

李方凯:血尿酸指标男性>420umol/L、女性>360umol/L就代表高尿酸血症。而痛风是指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所导致的晶体性关节炎,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但痛风需要有发作性关节红肿热痛的表现。因此,血尿酸升高不一定就会得痛风,二者不能完全画等号,大约有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

误区二:尿酸高但未发作痛风就无需理会

李方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痛风缓解期、间歇期,可能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但是高尿酸血症可以促使痛风复发。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危害的重要方面之一,还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痛风性肾病、尿酸性结石等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即使是“不痛的痛风”,也需要通过非药物和药物降尿酸治疗,首选非药物干预:管住嘴、迈开腿、控体重、多饮水。

误区三:降尿酸药物对肝肾损害大,能不吃尽量不吃

李方凯:药物都是经过严格的药物临床试验程序,检测其安全性后才能上市用于患者,所以不用过分担心药物副作用而不肯治疗。而且,与炎症和高尿酸血症对机体的损害相比,药物的副作用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机体特别是肝脏可以通过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消除药物对肝脏的负担,但长期高尿酸血症对肾脏、心脏等内脏器官的持续、慢性损伤不可逆转,机体难以修复,最终可能导致尿毒症、冠心病、中风等严重后果。建议患者定期复诊,目的就是观察治疗效果的同时,要监测药物是否有不良反应。

误区四:尿酸达标后就可以停药了

李方凯:痛风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降尿酸药物维持血尿酸达标。自行停药后尿酸代谢和排泄就会逐渐恢复原态,可能导致血尿酸再次升高、痛风反复发作。当然有部分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后有可能慢慢减药至停药观察,但前提是血尿酸能长期达标。建议在血尿酸降至达标后,维持至少2-3年以上,溶解清除关节腔内的尿酸盐结晶,再根据医生指导,逐渐将药物减量,直到滴定一个最小维持剂量,再长期维持治疗。

误区五:痛风急性发作时立即服用降尿酸药物

李方凯:痛风急性发作时需要服用抗炎止痛药、秋水仙碱或者激素等药物,以快速控制关节红肿热痛的急性滑膜炎症状,但不能直接服用降尿酸药物。因为在急性发作期服用降尿酸药物会加重体内尿酸波动,反而会导致关节肿痛加重或者发作期延长。如果此时刚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需要暂时停药;长期服用的降尿酸药物,可以根据病情和药量具体决定,以避免痛风性关节炎加重并防止转移性痛风。降尿酸药物应该在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血尿酸水平正常,以小剂量维持治疗。

误区六:尿酸降到正常范围就可以了

李方凯:对于尿酸控制并非降到正常范围即可,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一般要求血尿酸控制在420μmol/L以内;但如果有痛风发作史,一般要求将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目标值以内;如果痛风患者同时合并有痛风性肾结石,或痛风石形成,则需要将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L理想值以内。

误区七:只关注疼痛的缓解,却忽视降尿酸治疗

李方凯:痛风分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的关节肿痛只需对症抗炎止痛即可缓解,但更关键的却是进入缓解期后规范、持续的尿酸达标治疗,也是临床中最容易被患者忽视的核心环节。反复发作是痛风的特征之一,目前的医疗技术还不能完全治愈痛风,必须长期将血尿酸控制在达标范围,避免危险因素,才能有效地防止痛风反复发作。

误区八:血尿酸水平降得越低越好

李方凯:血尿酸是身体内存在的天然抗氧化剂,生理水平的尿酸可以平衡免疫功能,增加体内抗感染的能力等,对于保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非常重要。血尿酸水平过低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性疾病的风险,亦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消化系统问题。因此,血尿酸不是越低越好。建议降尿酸的目标水平不低于180μmol/L。当血尿酸低于120μmol/时称为低尿酸血症,对身体健康不利。

误区九:运动锻炼强度大、多出汗有助于降尿酸

李方凯: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痛风发作次数,但并不是强度越大越有助于降尿酸。痛风应坚持适量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min(30min/d,5d/w)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中等强度指运动时心率=(220-年龄)×(50%~70%)范围内。尿酸无法通过汗液排出,在运动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因运动出汗导致尿量减少而影响尿酸排出。另外,痛风患者应注意,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也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误区十:喝苏打水、限制高嘌呤饮食就能降尿酸、预防痛风

李方凯:人体内产生的尿酸约80%来源于体内的嘌呤代谢,只有约20%来源于饮食摄入。碳酸氢钠在一定程度上能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但是苏打水的碳酸氢钠含量很少,难以达到“降尿酸”的功效。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来说,仅靠多喝苏打水和控制饮食往往是难以降低尿酸和预防痛风的。

误区十一:痛风患者今生与肉无缘

韦尼:痛风患者并不是不能吃肉,而是不能不加控制地放开吃,建议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种类、合适的烹饪方式、适量吃。第一,在痛风急性发作期绝对不吃,病情稳定期血尿酸已经开始下降时可以吃一些。第二,提倡进食鸡鸭等家禽类瘦肉以及淡水鱼,此类肉多属于中等嘌呤食物,尽量不吃牛羊类红肉,禁忌食用动物内脏、海鲜等。第三,烹饪方法以水煮、清炖为主,避免油炸、熏烤。第四,一次食用量不能过多,每次100克左右即可,食用频率不能过高。

误区十二:痛风患者蔬菜水果可以随便吃

韦尼:虽然蔬菜水果整体嘌呤含量不高,较少造成血尿酸升高,但过多食用部分蔬菜水果也会诱发痛风发作。如芦笋、笋干、黄豆芽、菌菇、菜花、四季豆、扁豆等蔬菜,嘌呤含量不低,甚至高于部分肉类。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大量摄入果糖会造成内源性嘌呤生成增多,导致血尿酸升高。果糖含量较高的水果,如榴莲等,过量食用也会造成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

误区十三:患痛风不能喝啤酒,但可以喝白酒

韦尼:酒精是痛风患者的绝对禁忌,无论是啤酒还是白酒,都会使人体内血尿酸水平升高,因此痛风患者应该戒酒。如果病情稳定,尿酸水平也在下降,遇到节假日,家人朋友聚会,不得不喝上一杯,建议最好选择红酒,并严格控制摄入量。

误区十四:痛风患者不能吃豆制品,不能喝牛奶、酸奶

韦尼:豆浆、豆腐、豆腐脑等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豆类中大量的嘌呤都已经被去除了,所以痛风患者适量进食豆制品一般不会导致血尿酸升高。牛奶、酸奶等乳制品嘌呤含量低,与豆制品一样,痛风患者适当食用,可以补充由于低嘌呤饮食带来的蛋白摄入不足,而且还有助于尿酸排出。


责任编辑:张阿嫱

痛风尿酸高的饮食尿酸结石嘌呤药品健康养生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