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陈铁嘴” 义务奉献三十载

2023年04月14日 16:58:51 张芸帆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陈文章从事法律工作30年,用精湛的专业技能为当地群众追求公平正义,为贫困群众、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化解邻里纠纷,用心用情反哺社会,获得父老乡亲一致“点赞”!

践行雷锋精神,投身法律事业

“做好事让我很开心。”陈文章用很朴素的一句话总结了自己26年的公益之路。1985年,毕业后的陈文章成为一名乡镇民政助理员。因为酷爱法律知识,后参加自学考试取得了法律专业的专科文凭,开始投身法律援助,以此累积案例经验,叩响法律事业的大门。

为了减少受援人开支,陈文章代理的案件能调解的就不开庭,而他代理的案件很多都是以调解结局。一位在南京六合区工地打工的临涣镇居民,在工作过程中,造成左脚半月带受伤,当事人找到陈文章代理法律诉讼,在开庭前半小时,陈文章仍坚持不懈地对双方做思想工作,最终在他的努力下,成功调解了纠纷,不用开庭打官司就解决了问题,帮助当事人获得应有的法律保护和赔偿。

陈文章所做的这些都是义务免费的,很多时候,甚至自己帮助受援人垫付费用。用陈文章的话说,“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就是要为百姓提供更好、更方便的法律帮助”。

坚持义务调解,担当百姓“和事佬”

濉溪县临涣镇有着浓厚的茶馆文化,为更好地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依托茶馆建立了茶馆调解委员会,2012年陈文章成为临涣镇茶馆调解委员会的一名调解员。

2021年春节前夕,王某因家里房产与自己的公公、婆婆发生纠纷,王某找到陈文章要和公婆打官司,陈文章问清事情原委后,教育引导王某通过人民调解途径化解,在安抚好王某后,陈文章找来王某的公婆,带着当事人来到茶馆,以茶论人生,话家常,通过谈情说理,在喝茶聊天中把一场家庭纠纷化解于无形。

事无大小,只要群众有需要,陈文章都会立即出动,尽自己的可能伸出援助之手。每年调解各类纠纷几十起,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多年来调解的各类纠纷无一件反悔和不履行,因其调解能力突出,老百姓称他为“陈铁嘴”。

1681462122461.jpg

陈文章为村民调解农村宅基地纠纷


创新开展工作,拓展“茶馆调解”功能

作为临涣镇茶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业务骨干,陈文章在调解工作中不断实践完善“一杯茶”调解法,拓展茶馆调解“五个对接”职能,即: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法律服务对接、一组一会对接。

陈文章发挥其调解能手的优势,积极开展人民调解业务技能培训,宣传“茶馆调解”品牌,协调构建一组一会对接工作机制,形成镇、村、村民组三级网格化调解格局,把“茶馆调解”工作模式深度延伸至各个村民组,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茶馆调解”的魅力,扩大了“茶馆调解”品牌影响力。

热衷义务宣讲,唱响党的声音

相对于法律服务工作者,陈文章更喜欢把自己是称呼为志愿者。从1994年开始,他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到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地义务宣讲达100多场。

他将国家大政方针与普法宣传有机结合,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开展宣传讲解,为群众提供法律和精准扶贫政策方面的咨询以及诉讼服务,鼓励他们依法维权,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1681462110727.jpg

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纪念馆旧址-临涣文昌宫为公安干警宣讲红色历史


帮扶困难群体,排忧解难为百姓

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以来,陈文章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主动申请担任脱贫贫困村临涣镇临南村的法律顾问,免费提供法律服务。

他坚持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群众500余人次;积极参与村集体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建议,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村集体提供合法性审查服务,帮助村集体梳理、审查所有有关村集体资产的合同,维护了村集体合法权益;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带头打扫卫生,美化环境。

他心系困难群众,逢年过节送上礼品和温暖,时常到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排忧解难,帮助化解纠纷、提供法律援助、协助办理相关手续等,成为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多年来,陈文章热衷公益,奉献社会,心中装着百姓,先后荣获司法部“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表现突出个人、“安徽好人”、全省“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的本职工作,只要百姓需要我,志愿服务这条路我就一直要走下去。”陈文章说。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瑶

法律陈文

热点新闻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

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