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邢灿)5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3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珠海法治发展报告》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为实现“双碳”目标,蓝皮书建议制定一部综合性、专门性的《应对气候变化法》。
蓝皮书认为,顺利实现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需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法治保障。当前距离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已不足7年,时间紧、任务重,只有通过法律这一强制性的治理工具,才可能对碳排放形成足够的管控力,实现“双碳”战略这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蓝皮书显示,在现有法律制度体系和行动路径下,实现“双碳”目标仍面临巨大挑战。虽然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双碳”战略以及碳排放交易的具体政策,但目前尚无专门性的应对气候变化法或者综合性的碳中和促进立法。仅靠国家层面政策以及部委规章难以统领国内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各层级主体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并实现“双碳”战略。
蓝皮书建议,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大力进行各项制度创新,并尽快通过立法予以落实固定。建议制定一部综合性、专门性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如此,既有利于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早日到来,也有利于提高中国科学、精准、依法依规及高质量地履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条约尤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可以在专门性立法中明确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并明确企业配额履约的法律义务及法律责任,为碳市场行政监管的开展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提供立法支撑。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