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阿拉善 9月21日电 (通讯员李雅蓉)走进源辉林牧公司产品成列厅,包装好的黑枸杞、苁蓉、银耳等产品整齐摆放在陈列架上。“这些包装好的银耳就是我们在沙漠里种出来的,在南方市场需求量大十分畅销,价格也很可观。”源辉林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慧萍说,这是她和马兰湖研究
团队经过四、五年的漫长实验,结合当地实际反复试种的成果。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下称示范区)马兰湖畔的源辉林牧公司是一家荒漠造林企业,十年间以马兰湖湿地为中心,在周边的3万多亩沙漠进行了荒漠植树。昔日大片的沙漠如今已被一片片沙柳、花棒、梭梭等灌木所覆盖。然而如此大面积的林木每年修剪、平茬所产生的废弃树枝非常多,就地废弃非常可惜。
该公司邀请福建技术人员以及当地了解种植气候环境的“土专家”“田秀才”,一同探索出了废弃树枝循环利用办法,将废弃的树枝粉碎制成银耳培养基,成功培育出沙漠银耳延伸产业。银耳收获后,又将废弃的培养基送到育苗基地菜地当做有机肥料还田、改善土壤结构,使苗木和蔬菜生长得更加健康壮实。不仅实现了废物循环利用,还得到了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的有机融合。目前,该公司共有4个银耳棚,每年可产干银耳3000公斤。接下来,公司计划以“公司+农户”模式,将沙漠银耳培育技术复制到各个嘎查,带动农牧民增收。
该公司“沙漠银耳”的成功推广是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实施“强心活点”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示范区依托园区优势产业和资源,积极推进“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建设,重点引进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来实现产业聚才、项目引才。深化“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和“人才小院”建设,整合嘎查内产业大户、返乡创业青年人才等群体,以服务“鹿产品开发”“富硒羊肚菌”“沙漠银耳”等农业产业发展为重点,凝聚人才活力,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