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桑植烟草:新产业点燃振兴新希望

2025年03月31日 15:34:54 中国城市网

在武陵山脉褶皱深处的湖南桑植县,层叠的峰峦曾像一把锈锁,将这片红色热土的经济发展困在时光夹缝里。世代耕种玉米红薯的乡亲们,望着石缝间贫瘠的薄田叹息:“山窝窝里能种出金疙瘩?”转机始于2020年深秋,当烟草公司的技术团队背着土壤检测仪翻过九十九道山梁,一场酝酿已久的“绿色革命”在云海中破土而出。

革命老区的新产业

image.png

(雪茄种植基地)

在桑植县澧源镇的一片向阳坡地,技术员戴曦蹲在陈德贵家的地头,指尖捻着暗红色的砂质土:“pH值5.8,有机质含量2.3%,这就是雪茄茄衣的黄金配比!”

晨雾未散时,陈德贵已钻进自家5亩“试验田”。手指拂过足有成人小臂长的烟叶,露珠顺着叶脉滚落,在特制遮阳网的过滤下泛起琥珀色光晕。“你瞧这‘书本烟’!”他轻轻翻开晾架上正在发酵的烟叶,深褐色的叶片竟天然卷曲出完美的筒状,古巴专家视频验收时直竖大拇指,说这是“东方的康涅狄格”。“起初听说烟叶要“喝”山泉水,“盖”遮阳网,比伺候月子还精细,咱直打退堂鼓。”陈德贵摩挲着烟草公司发放的《雪茄烟叶标准化生产图册》,时不时回忆起2023年那个忐忑的春天。

“以前羡慕山外人坐办公室,现在连省农科院的博士都来咱地头取经!”陈德贵抚摸着刚获得的”雪茄烟叶种植能手”证书,身后的晾房里,今年首批烟叶正悄然酝酿着醇香——那是大山深处飘出的共富密码,是武陵山脉献给世界的金色请柬。

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image.png

(烟技员教授自控仪烟叶烘烤曲线设置)

晨雾还未散尽,澧源镇仙鹅村的梯田上已晃动着白色实验服的身影。烟草公司特派的农艺专家团队带着精密仪器进驻山乡,他们知道,要让这片土地孕育出完美的雪茄烟叶,必须完成一场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农业”的产业跃迁。

“雪茄烟叶是农业里的‘高定礼服’,湿度偏差2%就会前功尽弃。”技术员全益华蹲在育苗棚里,手持仪器扫描烟苗叶片说道。

“起初看到他们往土里掺火山灰、测叶面PH值,还以为在搞化学实验。”烟农王春梅回忆道。全益华连续28天清晨五点上门,教她用手机APP查看土壤电导率,直到她把遮阳网开合角度控制得“比绣花还精细”。

在仙鹅村东头的特级晾房里,王春梅轻轻翻转着正在醇化的烟叶。这些深褐色的叶片经过258天精心呵护,此刻正散发着坚果与松木交织的香气。谁曾想到,一年前她还是个连湿度计都不会读的普通农妇。“那会儿技术员说烟叶得‘少食多餐’,我差点把有机肥浇成糊糊。”王大姐笑着展示她的“种烟日记”,本子上密密麻麻记着烟叶的生长轨迹。如今她的晾房成了“田间课堂”,慕名而来的农户挤满院子,看她演示如何用测距仪校准晾架层高。

此外,在澧源镇雪茄种植基地,还有三座银灰色建筑群格外醒目——这是烟草公司投资建设的雪茄烟叶“梦工厂”。走进恒温发酵工坊,智控系统正在演绎“空气的艺术”,顶棚的微型风机编织立体风网,确保每片烟叶都能接触到新鲜空气,干湿度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时刻监测烟叶收缩率,延长优质原料醇化周期。

“以前种玉米要看老天爷脸色,现在连晾房里的‘天气预报’都比手机准!”王春梅抚摸着刚签的订单合同,这是她过去种十年玉米都挣不到的数字。山风掠过晾房檐角的风铃,叮咚声里仿佛响着乡村振兴的韵律。

雪茄产业的“新名片”

image.png

(雪茄特色终端—”红茄馆”)

2024年底,桑植县澧源镇打造的“雪茄小镇”正式落成,成为全国首个以雪茄为主题的文旅综合体。小镇集烟叶种植、加工体验、土家文化展示于一体,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村民邓绍志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租金、基地务工工资、年底分红,再加上游客来买特产,咱有四份收入!”小镇开业首月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餐饮收入增长30%。

产业振兴不仅要“种得好”,还要“卖得好”。2024年底,烟草公司在桑植县城打造了首家“雪茄特色终端”,集展示、品鉴、销售于一体,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新亮点。店主陈莉是返乡创业女青年,原本在外地打工,听说家乡发展雪茄产业后毅然回乡创业。

在烟草公司客户经理龚琴的建议下,她将店址选在桑植当地最大的酒店映山红酒店,这里人流量大,客户价值高,符合雪茄烟的受众群体特征。并结合当地红色旅游特色,将店名取名为“红茄馆”,与当地洪家关谐音。“店里不仅有用本地烟叶卷制的雪茄售卖,还有土家风情文化展示等,很多游客消费之后都说体验新鲜、印象深刻!”他介绍说,节假日时店铺日均营业额超万元,还带动了周边餐饮、民宿的生意。这家终端不仅拓宽了雪茄销路,更成为宣传桑植雪茄文化展示的窗口,进一步激活了乡村经济活力。

从试种雪茄烟叶到建设特色终端,烟草公司的产业帮扶模式为桑植县探索出一条“特色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链条发展路径。据统计,2024年该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4万元。

桑植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钟吉锋表示:“雪茄产业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还培养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可持续动力。”未来,烟草公司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并开发雪茄文旅体验项目,让这片革命老区的”绿叶子”真正变成致富的“金钥匙”。

这场始于雪茄烟叶的产业革命,已悄然裂变成乡村振兴的生态雨林——每一片叶子都在讲述土地的故事,每一缕轻烟都在编织共富的经纬。正如镇口石碑镌刻的那句土家谚语:“青山作幕,流水为琴,好日子都是用心种出来的。”(雷勇)


责任编辑:韩利

桑植农业三农种植业农村遮阳网

热点新闻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

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