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万秀区:推进“美好社区”建设 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2021年11月29日 16:27:43 来源:中国城市报

梧州市万秀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感党恩 跟党走”文化惠民活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万秀区是商业老城区和城市建设主战场。近年来,万秀区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党建工作出发点和着力点,立足老城区功能定位变化和居民生活需求等实际,聚焦社情民意复杂、治理难度较大等问题,强化党建引领,按照“支部带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资源整合”原则,全面推进以“宜居、平安、人文、和谐、智慧”为主要内容的“美好社区”创建活动,让老城区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创建宜居社区

党建引领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承责团队促城市更新。万秀区以城区街道为中心单位,18名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队联合32个单位组成5个承责团队分片承责5个街道30个社区。发挥承责团队责任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棚户区改造、城市建设等中心工作,在项目征拆、棚户区改造等一线成立20多个承责团队临时党支部,全面推行“支部建在一线、党员干在一线、问题破在一线”的三个一线工作法,推动组织、资源、力量向城区建设、城市更新工作一线汇聚。在承责团队引领推动下,仅用100天实现高旺万达地块净地交付,推动五大片区棚改累计签约10221户、搬迁9269户、受益群众5万多人。

“双报到”服务队促环境整治。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统筹发挥“双报到”单位力量,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加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活动,深入城区背街小巷、无物业小区等,清理小区“牛皮癣”、整治乱堆杂物及清运陈年垃圾,并配合社区动员街区900多户商铺及居民争当“保洁员”,带头做好“门前三包”,用实际行动持续掀起整治“脏乱差”热潮。在重大节日,“双报到”单位采取治脏补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对城区各主要节点、路口进行增红补绿,城市宜居环境进一步彰显。

“街长团队”促街区治理。推行“街长制+网格”,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街长,统筹城管、公安、消防、交警、市场监督、环卫6支队伍下沉一线,带动社区网格员、小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等N支服务队常态化参与基层治理;建立街巷保洁机制、“1小时网格员”巡查机制和“24小时处理反馈机制”,社区网格员每天安排1小时进行巡查,发现街巷环境问题即时手机拍照上传至街长微信工作群,街长团队按职能职责24小时内作出回应并妥善处理。今年以来,共协调解决乱摆卖、占道经营、车辆乱停、噪音扰民等问题1860多件次,市容市貌不断得到改善提升。

创建平安社区

党建引领提高市民安全感

一骑楼一袖章。万秀区探索推行“1+4+X”骑楼城红袖章治理模式,以社区为中心,打造1个骑楼城“红袖章”驿站,联合社区警务力量和“骑楼大妈”、商家、公益团队、党员群众志愿者等建立骑楼城红袖章网格队伍,发挥他们在节假日巡逻、特殊人群管控、社区矫正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骑楼大妈”志愿服务党支部,引导“骑楼大妈”志愿者争当治安员、调解员、巡查员和宣传员“4大员”,同时建立警民联巡、“红袖章”积分奖励、星级志愿者评定等多项工作机制,有效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安巡逻、隐患排查、政策宣传、纠纷调解等群防群治工作中来。目前,“骑楼大妈”志愿者达到2982人,“红袖章”联盟爱心商家已有18家。

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整合司法部门力量,全面建立“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由辖区内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执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社区法律顾问,每月到社区提供不少于5小时的法律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协助化解重大复杂矛盾纠纷等,今年共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394人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47件、为群众开展法治宣传82场次;先后投入20多万元打造2个社区心灵驿站,推动“一社区一心理咨询师”试点,加大对特殊管控群体的人文关怀,促进社区和谐。

一街区一片警。建立片区民警联系制度,实行“四队一中心”警务运作机制,即社区及基层民警联合组建巡逻防控队、治安管理队、侦查破案队、社区警务队“四队”,利用社区阵地打造社区指挥情报中心,实现每个街区都有警务力量分片管理;依托建立社区警务微信群,发动社区党员群众参与治安排查、信息收集,通过微信群及时收集反馈可疑线索和隐患,片警收获情报后及时采取行动,切实维护辖区治安环境。目前共建警务微信群115个,带动1.2万群众参与“微信联防”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等问题530多件次,有效维护辖区安全稳定。

创建人文社区

党建引领构筑居民精神家园

“红色街区”传播红色文化。万秀区依托老城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大中路、建设路法院里、和平路等5条街道串联起来,在骑楼城、大同路等重要路段和街区设置10条国旗街,分区域打造了涵盖“精神丰碑”“光辉历程”等6个红色文化街区,通过骑楼风格柱画、立体壁画、宣传板等展示载体,传播具有红色特色的城区文化元素,打造红色教育阵地,营造浓厚的“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氛围。

“骑楼讲堂”传递时代声音。发挥辖区党的建设宣讲团、文艺宣讲队、“三老人员”宣传队等30多支宣讲队伍作用,以新时代骑楼大讲堂为主阵地,结合群众所需列出宣讲“菜单”让群众“点菜”,采取“线上+线下”每月一讲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各类宣讲活动350多场次,惠及群众达10万余人次,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群联谊传承传统文化。坚持“周周有节目,月月有活动”,结合春节、“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由街道党工委联合文化旅游部门、文化馆、文联等部门举办“戏曲进社区”“骑楼之夜诵春韵”“万秀人游万秀”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社区“双报到”单位党员与社区“五老人员”开展“捏汤圆”“制作黑米饭”“包粽子”等联谊活动。同时,通过“街道党工委投入一点、‘双报到’单位支持一点、社区内企业资助一点”的方式,打造骑楼城文化小舞台、龙母文化小广场、纪念舜帝南巡的光华亭等历史民俗景点,改造建设92个居民群众文体娱乐点,累计培育23个经典诵读文化活动精品、56个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精品、121个群众文化活动精品,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创建和谐社区

党建引领打造和谐邻里新模式

“党建益联盟”实现共建共享。万秀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旺城、月桂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双报到”单位、“两新”组织、商家、街道社区等80多个单位力量组建“党建益联盟”,招募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实行“城区—街道—公益志愿团队”三级管理体系,各街道分盟指导各社区与分盟的公益志愿团队结对,以党员活动日等形式加强联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帮扶困难居民等志愿服务。同时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受惠机制,志愿者兑换积分享受社区服务或获得相应商品,强化公益团队与社区的互动联系,提高联盟的凝聚力。目前,“党建益联盟”共有志愿服务团队100多支,网上注册志愿者6万余人,年度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3235个,完成项目总时长近51万小时。

“时间银行”实现互帮互助。结合老城区人口老龄化,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老人多的实际情况,创新打造“左邻右里老友记”时间银行,组建民情联络、爱心义诊、敬老服务等6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建立需求清单,按需开展“以老帮老、以老扶老”的互助养老志愿服务,建立“10分钟志愿服务圈”;推行零存“爱心”整取“帮助”的“公益反哺”机制,将志愿服务时间以积分形式存入“时间银行”账户,相应的积分可兑换成物品或者享受优惠政策,形成常态化可循环邻里互助便民惠民。项目创立以来,已累计开展服务587次、服务群众3.8万人次、“公益反哺”受惠387人,该项目荣获2020年广西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点单式服务”实现有需必应。着眼满足困难群众“微心愿”,探索推出“群众点单—社区党委派单—党员接单”的“点单式服务”,按需成立党员医生爱心义诊队、党员爱心助学服务队和党员结对帮扶志愿队,通过“1+1”“N+1”形式,认领群众“微心愿”,结对帮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精准有效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难题。今年以来,“双报到”单位1200多名在职党员认领社区服务岗位371个,帮助社区和群众解决实现“微心愿”1025个,服务群众1.1万多人次。

创建智慧社区

党建引领打造快捷服务直通车

智慧社区服务平台让信息更联通。万秀区依托互联网技术在30个社区建立“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将民政、卫健、司法、公安等7个职能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到平台,提供网上信息查询、办事指南、网络问政、政务办理等137项服务,居民足不出社区,便可在网上办理居住证明、低保申请、就业失业证明、婚育证明等40多项政务服务,实现智慧平台“一站多用”“一站多能”。

智慧党建云平台让服务更便捷。紧贴党员需求,依托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建立“云上支部”,在线开展“三会一课”、党课直播等,为流动党员在线过组织生活提供便利。今年以来,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累计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学习教育等530多次,帮助流动党员做到组织生活“不掉队”、流动“不流学”。依托“梧州美好社区”微信公众号,开设便民服务信息专栏,满足党员群众实时学习需求,实现在线学、实时学。

“云家庭”服务平台让养老更贴心。持续完善“云家庭”养老服务平台,开设“医、养、娱、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党委整合“双报到”党员和党员志愿者等力量成立民情联络、家政服务、爱心义诊、敬老服务等类别的党员义工小分队,联合730家商家参与开展线上线下多样化服务,成功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2020年,平台提供线上线下服务月均达5704次,惠及全区2万多名老人,“云家庭”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富祥社区获评“全国首批AAA级老年人宜居社区”。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11月29日  第26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广西
  • 梧州
  • 万秀
  • 党建
  • 社区功能
  • 爱心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