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巧婆娘”手工团队钩织成果展示。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以精细化服务群众需求为宗旨,针对社区居民反映的部分居家妇女具有劳动能力也有就业意愿,但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工作的现实情况,积极探索开展“党建+居家就业”活动,积极为群众就业创造条件,为居家妇女开辟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新渠道。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的同时,持续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深化党建引领作用,助力全区高质量转型发展。
精准把脉,发现问题与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云州区吉祥里社区出现大量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意愿的居家妇女,因家庭事务难以外出就业。社区党总支借助“一三五”工作法深入调研,收集300余份居民意见,明确解决这一群体就业问题是改善民生与提升社区治理的关键。经多轮研讨和民意调查,发现钩织手工艺上手快、门槛低、可居家,与居家妇女需求意愿高度契合,确定以此作为解决就业难题的切入点,为后续工作指明方向,为解决居家妇女就业问题奠定基础。
党建引领,搭建多元合作平台。2024年5月底,吉祥里社区党总支迅速行动,与“织礼”编织工作室成功对接,发布招募信息后,吸引500余名妇女咨询。7月,吉祥里社区成立“巧婆娘”手工团队,共有86名成员,主要承担为“织礼”工作室钩织非遗文创“佛小伴”相关配件的任务。社区提供2处专门的钩织学习活动室,投入2000多元购置教学设备与工具材料,为妇女学习钩织、实现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创新模式,激发内生动力。吉祥里社区创新采用“培训+实践”双轨模式,邀请3位专业老师定期开展现场培训课程,累计培训时长超155小时,参与培训学员达120人次。组织学员参与多个实际订单项目制作,完成订单数量达9000多件。联合区妇联,将钩织技艺学习与志愿服务紧密融合。聚焦辖区“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在冬季来临前,为100多位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送去围巾、帽子等钩织品,激发了手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让她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感。
彰显成效,多方共赢促发展。吉祥里社区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将非遗文化传承与社区民生工作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党建+居家就业”的创新发展之路。学习钩织技艺后,“巧婆娘”手工团队86名居家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年均总收入达3万元左右,家庭经济状况明显改善,居民交流互动频繁,邻里关系融洽,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社区党总支整合资源,提升服务与治理水平,实现居民、社区多方共赢发展,不仅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还实现了居民增收,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赢得居民广泛赞誉。
下一步工作中,云州区委组织部将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吉祥里社区党总支“党建+居家就业”创新经验,充分发挥全区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在广大党员中开展“我帮群众找工作”“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组织全区窗口单位党组织开展“优质服务促就业”行动,组织乡镇、农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技能帮扶稳就业”“输出劳务稳就业”行动,组织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开展“精准送岗带就业”活动,以“党建+就业”为突破口,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区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国城市报》(2025年04月21日第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