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带火文博游

城市如何活用文博资源拓宽文旅格局

2021年04月19日 18:45:20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

4月8日,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考古工作者进行发掘工作。中新社记者安源摄

4月8日,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内,媒体用镜头记录下三星堆遗址出土的3号青铜神树初步修复情况。图为3号青铜神树的顶部头像。

中新社记者安源摄

2017年2月,四川省德阳市广汉三星堆举行大祭祀活动,再现古代蜀国蜀王祈福仪式,其祭祀、祈福过程充满神秘感,犹如穿越到远古社会,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中新社发高寒摄

今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走红,也给文物带来热度。越来越多的游客去往河南博物院参观相关文物。

中新社记者阚力摄

三星堆连开6个“盲盒”,考古遗址“秒变”网红打卡地。

近日,国家文物局、四川文物局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上公布了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出土了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三星堆作为考古界的顶流,此次“上新”备受全国瞩目。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的话题在新浪微博上引发了14.4万人次的讨论,积累了11.9亿的阅读量,同时激发了不少游客打着“飞的”前往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一睹古蜀文明的别样风采。

至此,曾经颇为低调的广汉市开始频频成为网上热议的焦点。“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历史文化大IP是否能让广汉市这个四川县级市把握良机,利用好考古成果转化成的城市吸引力?三星堆的再次走红“出圈”,又能否为四川省打造西部文旅中心这盘大棋增添内生动力?

三星堆考古有助研究认识历史

被誉为“世界考古第九大奇迹”的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南岸,距今已有3000—5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也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是名副其实的“长江文明之源”。

对三星堆的价值评估,在业内早已得到公认。“最初发现两个坑,出土了很多象牙、青铜面具、金面具、金饰等,独具特色。这意味着在当时的成都有一支青铜时代独特的文化,与中原地区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几个坑内的大量文物,也为深入了解三星堆文化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料,未来几年,成果应该会逐步披露出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内宝贝众多,对于人类重新认识历史意义重大。同时,此次三星堆考古发现成果在引起更多关注的同时,也能吸引社会各界的更多支持,为后续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开展创造了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三星堆几座坑的发掘有专门而建的恒温恒湿房、行车等大型设备以及各种检测设备等。“这种投入比重和精细化的程度,已极大地超过了国内考古发掘常态,代表了未来的考古方向,属于特例。”王迪称,直播发掘过程使三星堆考古获得了更多社会关注,也促进全国的考古发掘工作今后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中国境内的世界遗产已越来越多,加上2019年刚刚申请成功的浙江良渚古城遗址,总数已达55处。记者了解到,事实上,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古蜀船棺合葬墓早在2013年就被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尽管三星堆本就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但倘若能够申遗成功,则将得到全球考古学界的普遍认可与尊重,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对中华文明尤其是古蜀文明进行传承和保护。

目前,三星堆的申遗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据四川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争取在3年内基本完成三星堆申遗准备工作,其中涉及考古发掘、学术研究、环境整治、展示利用及法规制定等多个方面。

考古经济“叫好又叫座”

三星堆火了,连带着以它为原型的文创周边产品一同火了。

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堪称古蜀秘宝,是我国极具历史文化价值且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特别是其中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器更是令人赞叹甚至陷入迷思,同时也为相关文创设计及产品提供了丰富素材。

打铁需趁热。借着三星堆话题在网上持续升温的东风,三星堆博古馆推出的一系列文创产品一度成为爆款。据三星堆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星堆盲盒早已售罄,如今一直处于断货状态;货源充足时,日均销量最高达11万元,比考古大发掘之前增长了5.32倍,且超过去年国庆黄金周平均单日销量,三星堆博物馆的文创收入也随之有了5倍以上的增长。

不少文创企业闻风而动。除博物馆方盲盒外,三星堆纵目萌萌杯、三星堆纪念章、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的设计图及理念相继曝光,引起广大网友火热讨论。

可见,三星堆发掘成果掀起的考古经济热至少目前是“叫好又叫座”。那么,这个热潮究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好这股考古经济热潮,并称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他说:“近年来,具有文化属性的旅游和活动越来越热门,尤其是亲子游逐渐成为当下主流。在游玩过程中,很多家长希望能够对孩子寓教于乐。”

此外,盘和林强调,若想维持考古经济热度,务必要协调好商业化发展和文物古迹保护。“除三星堆本身的文化内容外,应借鉴故宫文创产业的发展路径,以三星堆传导出的古代文化为内核,鼓励创意产品。同时,还要积极和线上互联网企业融合,打造更加便捷的线上线下协同的文旅营商环境。”盘和林说。

对考古经济热进行深入思考的还有从事考古研究多年的王迪,尽管他认为受人类天生的、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所影响,人们很容易对古代的事物产生兴趣,但引导公众科学认识考古,甚至参与到文物古迹保护中,仍是个漫长的过程。“科普的质量取决于科研的深度和广度。考古经济热要持续下去,形式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可供转化利用的研究成果。而考古研究本身是长期的过程,短期内难出成果。因此,目前的考古研究为吸引公众眼球,主要还是靠展示大墓、奇珍异宝的方式,这些从长远看,都是不可持续的。”王迪表示,毕竟考古资源有限,如海昏侯刘贺墓,三星堆器物坑这样的发现,未来可能二十年难见,甚至永远不再有。

近年来,《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以盗墓为题材的小说、影视作品风靡一时,可见人们对过去尚未探知的事物极有兴趣。但王迪严肃地指出:“考古与盗墓势不两立,对于鼓吹盗墓猎奇的作品,考古学界坚决抵制。此次三星堆直播连线南派三叔,引起考古学界集体愤慨。但是长期来看,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公众的好奇心,形成全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考古学界提供更多优秀的考古研究成果。”

沉寂的文博游再次“翻红”

此次三星堆“上新”,让沉寂的文博游也随之“翻红”了一把。

携程数据显示,三星堆的考古新发现一经公布,通过携程平台预订三星堆博物馆门票的游客数环比此前的周末增长近12倍。不少游客不惜打“飞的”前来一睹神秘的古蜀文明。

从门票客源来看,约五成游客来自四川本省,省外则是江苏、北京、广东、重庆、上海的游客订票最多;从游客年龄段来看,80、90后人群居多,其次是70、60后人群。同时,四川省内其他几个重要的博物馆也受到了更多关注,热度排名前三的博物馆分别是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

事实上,三星堆“上新”激起的文博游、考古热并非个例。今年春节期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使用新技术让博物馆里的国宝活了起来,带着观众们开启一场奇妙的博物馆之旅;在央视牛年春晚中亮相的国宝——天龙山石雕佛首也引起了人们热议;随后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展,成为新春期间最受关注的展览之一……

文博游为何突然火了?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旅游与康养学院副院长李辉告诉记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文化自信显著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文博游发展,文博游也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其实,当年北京猿人、兵马俑、金缕玉衣以及三星堆首次出土都曾引起轰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时的热度能一直持续。”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张广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定要把注重专业性的考古和文化人士同看热闹的普通大众,作为小众市场与大众市场分开来认识,分别做好相应的工作,以发挥文化古迹对不同人群的吸引力。

“早在2018年清明节,我就带着两个孩子探访过古都西安。早晨7点,陕西博物馆外就排起了长队,火爆程度可见一斑。”珠海晴朗假期旅行社总经理潘彦谦告诉记者,西安在2012年成为全国研学旅游试点后,陕西博物馆就日渐受到热捧,文博游的春天初见苗头。

据潘彦谦介绍,目前,所有省级博物馆都会出现研学游和普通游客游览的叠加井喷现象。他认为,研学游已成为国家教育系统的标配,而文博游或亦将持续火爆,因此,必须更加注重博物馆接待能力的建设及接待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旅行社、培训机构等第三方机构的作用,对现有和未来逐步增大的客流进行有效的分流、分解和组织。

近年来,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文博科普节目的热播,博物馆火出圈的消息层出不穷。现如今,大众对文博类旅游的需求日益多样且追求细分化,对相应博物馆在运营和管理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兼总规划师李小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文博游的发展方向将围绕研学动脑(普及文博知识),体验动手(感受文博魅力),沉浸动心(关联文博与人的情感,产生持久的文博热和文化生命力)等三方面开展。

城市怎样玩转顶流历史文化IP

三星堆遗址是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成为了广汉市乃至德阳市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

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何礼表示,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德阳和广汉市政府要借此良机,充分用好三星堆这个世界级IP,将三星堆的热度持续下去,让其真正成为德阳、广汉的一张闪亮名片。

实际上,近年来,四川省对文旅产业的发展日益重视,欲建设西部文旅中心,打造“三九大(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品牌。此次三星堆“上新”受到的极大关注,对四川省文旅产业的整体发展影响不言而喻。

然而,在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看来,四川省颇有点儿“暴殄天物”的意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四川省成为了更加重要的国内旅游目的地。因地形、海拔剧烈变化而造成的特殊风貌,再加上成渝经济圈的带动,四川省不仅旅游资源丰富且交通等区位优势显著,但其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却相对落后。”周鸣岐告诉记者,他考察过四川省很多地方,大多开发出的旅游产品都比较初级,仍是靠天吃饭,甚至青城山、峨眉山等知名景点亦处于这种状态,除了收门票就是坐缆车。

因此,坐拥顶流历史文化IP,如何打好三星堆这张王牌成为眼下令德阳和广汉“烧脑”的难题。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硕士彭海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德阳和广汉应充分利用数字化的便利,提供一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升级博物馆智慧导览系统、完善解说系统以带给游客良好体验;同时,还可以将目的地形象年轻化,如通过音频、视频、动画及衍生品方式统一化输出IP形象,确保主体和客体在信息接收上的一致性。”

与历史文化属性强相关的当属博物馆,而各具特色的讲解则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没有讲解的文博游是没有生命的。”清远恒大酒店总经理蒋玉吉告诉记者,电子导游是文博游兴起的重要工具,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权威解读,避免了非专业人士拿着野史乱讲的情况,也可使游客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意义或技术底蕴,避免走马观花。

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和考古价值,要通过沉浸式场景营造、游客参与、互动和研学、文创手信生产、内容影视化等跨行业立体化手段进行联动体现。“应将文化遗产资源转变为游客可体验、可留念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文博游必须走体验化、亲民化发展道路,才能行稳致远。”暨南大学MTA中心主任梁彦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对此,张广瑞深有体会,他认为,城市和博物馆应当为游客创造体验文物古迹所传达出的历史文化的机会。现代人对历史是陌生的,文物古迹和考古现场对普通人来说都有着神秘感。一般性的参观可能会引起游客对特定文物的兴趣,而体验项目则会加深他们对于相应历史文化的印象和了解。

“多年前,我去埃及参观一座金字塔时,参加了一个可以钻进金字塔内的活动。当时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昏暗、狭窄的石洞内踏着湿漉漉的台阶向上攀登,有的地方甚至需要手脚并用爬行。在喘息的间隙,我会闭着眼睛冥想几千年前埃及人开凿这种通道的艰辛,靠什么样的理念、智慧和毅力才能够完成这样的工程。”张广瑞称,其实金字塔顶尖处只是一个小石头房间,除了一个石台之外,什么也没有,真正的文物早已移到博物馆里展示。但是,他对钻洞的选择一点也不感到失落或后悔,因为那样独特的经历让他对博物馆中的文物有了不同的感受。

此外,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的体验更为全面,包含了吃、住、游、购、娱等多个方面,因此,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无法有效地满足游客的需求,不少旅游目的地只注重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进行设备建设。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老化,游客就不能获得更好的体验和观感。

“德阳和广汉不妨利用电子科技加持文化输出,整体化、系统化打造旅游项目,做好相关架构的设计。三星堆周围应当有各种配套设施,除基本的停车场、餐厅外,还可适当增加吸引游客玩乐的设施,提升当地整体的多元业态。而不是只有一个博物馆,游客来看看就完事了。”在周鸣岐看来,任何业态都是互补的,只有形成完整的闭环,才能真正产生社会效益,促进城市发展。博物馆往往靠“吃公粮”而生,要想真正做到创收,就得与当地业态充分结合,将旅游、文博真正做成旅游度假产业。

而张广瑞则认为,文物保护和考古是专业的事,这样的特殊属性导致其不可能过分地嫁接在城市建设等方面。而通过发展文旅产业,推出和提供与文物古迹相关的服务和衍生产品,则可实现大众化的“在利用中保护”,从而助推城市名片塑造,推动城市发展。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4月19日  第04-05 版)

责任编辑:越玥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