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莫言: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作家要树立精品意识

2023年09月24日 16:15:44 中国新闻网国璇 应妮

原标题:莫言: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作家要树立精品意识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国璇 应妮)“我们写了很多作品,什么样的才能广泛传播?被世界所认可?毫无疑问就是精品。”202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22日在北京举行,谈及中国文学如何更好“走出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指出,中国作家要树立精品意识。

在莫言看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已经在世界文学版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幕,获得国际电影奖项。比如根据我的《红高粱》改编的同名电影,根据苏童《妻妾成群》改编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莫言结合自身创作经历介绍了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历程,“借助电影这一传播媒介,大量中国文学进入海外读者的视野。”

“最近十几年,一大批年轻汉学家成长起来,他们对中国文学有着新的判断标准。”他认为,和过去相比,当前中国文学“出海”的数量和品质大大提高。“海外翻译者更重视文学的本来意义,关注其中共同的价值观,也就是人性。”

“只有反映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样的文学作品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莫言以托尔斯泰和肖洛霍夫为例指出,俄罗斯文学的这两位知名作家所处的时代、政治面貌和信仰追求不同,但都创作了世界文学的经典。“为什么中国读者在阅读《战争与和平》和《静静的顿河》两部完全不同的作品时会深受感动?因为它们以故事和艺术手法表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邪恶丑陋的恐惧,反映了人类的本质。”

莫言表示,在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过程中,作家应向读者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你的内心需求、价值观念和大多数读者一致,那么作品就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被翻译到海外、为其他国家的读者所接受,也是水到渠成的。”

要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国作家要树立精品意识。“戏曲家汤显祖写过‘临川四梦’等多部剧作,但最出名的还是《牡丹亭》。写作不必贪多求大,写得精一点、好一点,就会感染更多人。”莫言说。(完)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俐娜

文学莫言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中国文学作家艺术文化

热点新闻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

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