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街道:让“双奥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2025年05月06日 14:32:16 中国城市报康克佳

奥运村街道快递员利用休息时间在“奥运骑手全时驿站”测量血压。

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街道供图

在基层的广阔舞台上,善治的故事正精彩上演。从十几年如一日开展的“走动式”工作法,到“双奥·优才”学院接地气的基层培训,再到全民参与体育健身运动之中……点滴之处尽显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街道为民服务的用心用情。

“过去,这一地区叫洼里乡,有22个自然村,后来借着奥运会的东风,这里成为北京唯一一个以奥运命名的街道。它因奥运而生,如今又以传播奥运文化、奥运精神为己任,让奥运文化资产和奥运精神普惠居民。”谈起“奥运村”名字的由来,奥运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梁志峰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奥运村街道统筹整合“双奥”资源,树立国际形象、强化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双奥街道”。

党建引领

以“心”唤“新”聚“新”能

如今,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是城市运转必不可少的“毛细血管”。

在奥运村街道下辖的19个社区、89个小区中,共有商务楼宇21座,税源企业近3000家,共有快递、外卖站点11个,新就业群体人员556名。

“我们奥运村街道的骑手被亲切地称为‘奥运骑手’。他们不仅是保障大家生活便捷、城市活力运转的‘齿轮’,更是深深嵌入社区网格,化身为网格员、副楼长,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哨兵’,需要时时留意楼道安全隐患、街巷环境卫生,及时反馈问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有力帮手。”奥运村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焦娜说。

为了让“奥运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在奥运村街道工作、生活的更有获得感、满足感,街道以实际行动构建面向新就业群体的全方位关爱体系。通过“党建凝心,激发红色动能;服务贴心,释放城市温度;共治安心,延伸治理触角”的“三心”工作法,优化服务供给,以“心”唤“新”,凝聚“新”动能,为地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我们通过听取奥运骑手心声,协调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建立骑手驿站,为骑手们打造了充电歇脚的温馨港湾。”焦娜说。

暖心服务换真心融入。在这场不间断的良性互动中,奥运村街道一直致力于服务创新,将与奥运骑手的“双向奔赴”持续引向深入。据介绍,街道还推出了“奥运骑手点对点生日关怀计划”,向奥运骑手们精准递送触手可及的幸福,推动新就业群体与基层治理“双向奔赴”。

如今,奥运村街道以“共朝美好 双奥之光”党建品牌,依托“双奥”文化遗产,紧扣朝阳区北部科创、绿色生态、双奥文化、高品宜居的核心区定位,整合壮大辖区科研院所、文体场馆、高新技术企业等资源优势,组建产业促进、科技赋能、双奥文化、社会民生、市域治理“五大联盟”,将奥运精神中“开放包容、团结协作、跨界融合、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等优秀精神和理念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各个环节,形成具有奥运村街道特色的治理文化。科学划分160个网格,构建“四带四联”红立方网;链接辖区资源,建设“全时驿站”21家、“暖心驿站”22家、“友好商户”20家,打造“友好商街”,举办“楼宇红色市集”,全面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再进“象牙塔”

率先打造街道级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奥运村街道辖区大、人口多,多类型小区结合,因此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就更高。如何能让基层工作者更好、更快地融入到社区治理工作中?奥运村街道决定让辖区机关干部、社工和社区领头人再次走进“象牙塔”进行深造。

“‘双奥·优才学院’是奥运村街道打造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深造基地。学院教师资源雄厚,不仅引进了高校专业导师加入,同时也将辖区资深机关干部、资深社工以及社区领头人纳入其中。学员进入学院后,通过自学、集中学、重点学、实践学的培训方式,开展分级、分层、分类式培训,最终完成总结汇报,顺利结业。”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周琼告诉记者,“双奥·优才”学院长期为奥运村街道培育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

谈起学院建立的初衷,周琼说:“我们很多基层一线干部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多多少少还是存在一些短板的,学院的建立就是为了补齐学员们的短板,同时也将学员们的长处更加凸显出来,满足地区高质量发展人才储备的需求。”

在“双奥·优才”学院建立之初,奥运村街道就明确了学院的教学目标,广邀各方面人才,从两个层面竭力打造导师资源库。

“我们除了以基础理论、政策方针等传统教学内容外,还对标街道的重点难点工作成立专项课题组,每一个课题组都由我们街道的副职领导担任导师,同时邀请街道资深机关干部、资深社工、高校专家等担任辅导员,以具体实践为主,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督导,在破解难题中让基层一线的干部能够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最后成长为辖区治理的中流砥柱。”周琼说。

为了检验学员们的教学成果,“双奥·优才”学院还在学员学习过程中融入“毕业论文”的环节,经过导师的一对一指导,学员最终完成“毕业论文”,参加“答辩”。

“学员们优秀的‘毕业设计’我们也在辖区内进行推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最终形成辖区有特色的社会工作经验,助力辖区基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让‘双奥·优才’学院不仅成为高素质社工人才的培训基地,同时也成为助推辖区基层治理的孵化器。”周琼说。

除了完成课程体系的相关学习外,“双奥·优才”学院为了能让学员们更好体会奥运精神,还带领学员们走进辖区内的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将“双奥”精神融入未来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当中。

此外,在2024—2025学年教学计划,将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训体系,从学习空间优化、课程体系优化、内部管理优化三个方面出发,通过“一个核心”“两个阵地”“三大课程体系”“六大人才训练营”“两个联动”的“12362”工作模式,开展街道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文体惠民“双奥品牌”赛事

渐成“金名片”

4月24日,在国家体育馆的羽毛球场馆内,清脆的击球声与众人的欢呼声拉开了奥运村第九届市民羽毛球公开赛的帷幕。本届赛事以“传承冬奥精神 展现双奥风采”为主题,现场1000名选手在这座见证了冬奥荣耀的场馆内挥拍竞技。

像这样的体育活动,奥运村街道每月都在举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奥运村街道就依托众多奥运场馆和奥森公园的资源优势,在朝阳区体育局的支持和指导下,积极推行体育生活化,举办了民间奥林匹克体育大赛系列全民健身比赛。经过几年的努力,上千人参与的京津冀健身毽比赛、1500余人参与的市民羽毛球公开赛、京津冀空竹大赛、龙舟友谊赛等已成为品牌赛事。来自北京市16个区甚至京津冀的体育爱好者齐聚奥运村一展身手,用实际行动传播奥运精神。”被群众称为“总策划师”的陈永,是奥运村街道市民活动中心的负责人,他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除了羽毛球和踢键子比赛外,奥运社区大舞台活动也是奥运村街道文体活动的一张“金名片”。这场举办超过10年的活动中,100多支队伍在这个舞台绽放风采。从活动举办之初,奥运村街道就明确“弘扬奥运精神,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是奥运社区大舞台真正的金牌”。辖区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生活,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社区文化氛围和谐、团结、欢乐。奥运社区大舞台活动目前已经成为北京市16区社区文化活动的“龙头”。

如今,奥运村奥林匹克系列活动和奥运大舞台已成为北京市朝阳区响当当的“双奥品牌”,活动以传承双奥精神,展现双奥风采为宗旨,展示双奥街道的风采,将越来越多的人吸引到健身运动中来,同时也不断彰显着北京居民的追求卓越、超越自我、乐观向上的奥运精神。

“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让广大居民享受到鸟巢、水立方、钻石球场、冰丝带等专业的体育场馆,利用好这些奥运遗产将地区‘双奥’文化体育品牌越擦越亮,让体育生活化在辖区内实现。”陈永说。

目前,奥运村市民活动中心已经成为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是我们的工作核心。”奥运村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主管领导刘红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在今年,市民活动中心将继续充分利用“双奥”街道优势,以“文商旅体融合”为核心,开展2025年奥运村奥林匹克体育系列活动及奥林匹克文化大舞台活动,稳步推动文化体育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优化消费氛围,激发经济增长活力,持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紧扣“七有”“五性”,精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街道19个社区为依托,开展日常文化体育活动,在保障日常文体活动基础上,打造传统节日特色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责任编辑:乔妙妙

治理理论

热点新闻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

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