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社评

拯救萤火虫, 也是拯救生态环境

2019年07月02日 09:09:40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张汉娜

     每到夏天,各种萤火虫放飞活动就会纷至沓来。今年,原定于6月29日在上海周浦花海举办的放飞百万萤火虫活动,在其负责人被地方政府约谈后紧急“刹车”。而民间机构的举报和自媒体发声也对此次活动的取消有重要助推作用。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萤火虫商业化第一次引发争议。在部分媒体及环保人士心中,这一活动有着“道德瑕疵”。在诗情画意的放飞活动背后,是捕捉和贩卖萤火虫的一整条商业链;而在这些捕捉、贩卖和放飞之后,是大量萤火虫的非正常死亡。

  2015年,有环保组织联名发出公开信《我不去萤火虫坟墓》,直指萤火虫展览三宗罪:引起种群灭绝、影响生态平衡、可能传播疫病。

  2017年,淘宝发布禁售公告,禁售野生活体萤火虫。

  然而,道德谴责、电商禁售并没有遏制住萤火虫商业化的脚步。

  在某些放飞活动中,地方职能部门认为,萤火虫不属于保护动物,因此,放飞活动无需报备审批,也不存在监管问题。今年上海周浦花海萤火虫放飞活动虽引起政府关注,但政府的态度也只是“建议”,并没有强制要求周浦花海必须取消活动。在没有法律法规可以依据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睁一眼闭一眼的处理方式,成为各路商家放飞萤火虫活动的“挡箭牌”。

  作为公认的环境指示物种,萤火虫对环境要求极高。萤火虫仅生活在植被茂盛、湿度相对较高、水不能被污染、更不能有灯光污染的自然环境中,这也是其在城市中很少见的原因。虽然萤火虫可以通过人工繁殖,但目前技术并不成熟,成本也很高。毫无疑问,去山区低价收购野生的萤火虫对商家来说更“划算”。

  几百、几万、几百万……人类无节制地捕捉,对萤火虫种群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更会破坏当地生态坏境,至于在城市放飞后存活下来的萤火虫,又可能造成人为的生态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这样的人造“浪漫”,是对生态、对环境、对动物的粗暴侵害,代价未免太大。

  其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要比人造的景观美感强千百倍,人们何不走进自然,到萤火虫野外栖息地静静地“赏萤”;更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手段,改善自然环境,为萤火虫营造更多适宜的生存空间。

  虽然萤火虫不是保护动物,但珍稀物种并非一开始就数量稀少,若等到濒危才勒令保护,恐怕一切都来不及了。

  公众自觉固然是让保护工作长期有效的社会基础,但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将一些珍稀的萤火虫生存的区域列为保护区,让萤火虫保护有法可依,让生态保护细致入微。

  拯救萤火虫,其实也是在拯救我们自己的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乔妙妙
分享到: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