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报道 > 本报原创

甘肃武威:拂去历史尘埃 明珠终绽异彩

2019年10月14日 08:23:04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张亚欣文图

78e96eb22ded88b31e821a0761f290b_副本.jpg

民勤沙雕艺术展示。

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仪仗俑。_副本.jpg

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仪仗俑。

曾经的荒漠,如今随处可见绿色植被。_副本.jpg

甘肃武威曾经的荒漠,如今随处可见绿色植被。

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_副本.jpg

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

甘肃武威,不仅是河西走廊上最大的绿洲,亦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重镇,更是一颗历史底蕴深厚的明珠。

这里历史悠久,汉武帝曾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命名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这里是古丝绸之路要冲,境内名胜古迹众多,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极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遗憾的是,世人皆知坐拥莫高窟的敦煌、古刹遍地的张掖,却很少有人关注到武威。近日,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武威,探寻这座千年古都不为人知的魅力。

中国旅游标志

——铜奔马出土遗址

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群众游行活动时,甘肃彩车“交响丝路 如意甘肃”上,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彩塑昂立车首,缓缓从天安门前驶过。天马欢腾,万众瞩目。这一刻,铜奔马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国庆节前,记者在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市城区内的雷台汉墓见到了被放大6倍的铜奔马仿制品,昂首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足轻轻地踩在一飞鸟的背上,飞鸟回首耸肩,注目惊视。这样的设计正是古人智慧的杰作:不仅巧妙地捕捉到了奔马超越飞鸟的一刹那,使静止的作品展现出了强烈的动态感觉,还浪漫而又现实地表现了马的速度极快,已超过了飞鸟;而且将庞大的马全身的重量集中在右后蹄上,又利于鸟张开的双翅扩大了奔马的着地面积,科学巧妙地解决了作品的平衡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铜奔马的四肢并非普通的交错奔跑姿态,而是“同手同脚”的状态,即民间俗称的“顺拐”状态。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奔跑姿态,才是古代纯种汗血宝马的象征。

此外,关于马的刻画也是活灵活现,神态逼真,棱角分明的头颅、强健的躯体、修长的四肢给人力量的震憾,铜铃般的眼睛,大张的嘴巴,大大的鼻孔,翘起的尾巴无不让人感觉到它气吞山河、不可阻挡的气势和桀骜不驯的烈性。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淋漓尽致地表现马的速度、力量和烈性的唯一一件作品。

据了解,真品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目前保存在甘肃省博物馆,是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国外展出时被人们赞为“古代艺术的最高峰”

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雷台汉墓1969年经挖掘后,共出土了231件文物、古钱币3万枚,被史学界称为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其中,最为震撼的当属99件铜车马仪仗俑,排列马阵最前方的便是在甘肃彩车上绽放异彩的铜奔马。经专家鉴定,铜奔马代表了汉代青铜铸造工艺之巅,集力学、美学、哲学之美于一体,浑然天成、精美绝伦。

同时,这也意味着,武威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就有了人类活动,悠久的历史为武威遗留下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雷台汉墓就是武威最具有代表性的汉代文明的遗址,这里也因出土了极具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的铜奔马而名声鹊起。

一代大师郭沫若在参观了铜奔马的精美雕塑技艺后,曾挥毫写下了“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赞歌,更是将其命名为“马踏飞燕”。1983年,铜奔马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该标志也被沿用至今。

“六老汉”

变沙漠为绿洲风景

武威市下辖还镶嵌着一颗大漠明珠,坐落于古丝绸之路的中端、河西走廊的源头,地处祁连山脉和腾格里沙漠之间,这颗明珠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古浪。

谁能想到,打响古浪名字的竟是六位老汉!

提起这“六老汉”,不得不提到八步沙林场。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南缘、古浪县北部的一个风沙口。据八步沙林场的工作人员介绍,100多年前,这里只有八步宽的沙口子,因此得名“八步沙”。

事实上,在38年前,这里的确是一片漫天黄沙的不毛之地。当地人告诉记者,沙魔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南移动,严重侵害着周边10多个村庄和2万多亩良田,给当地3万多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危害,“秋风吹秕田,春风吹死牛”正是当时当地的真实写照,不得已好当地许多百姓纷纷背起行囊,逃离家乡,眼看整个村落即将沦为一座“孤城”。

直到1981年,当地村民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和张润源这六位年逾六旬的老汉,在承包沙漠的合同上郑重按下了手印,并发誓用白发换绿洲。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六位老汉节衣缩食,凑钱买树苗,靠一头毛驴、一辆架子车、一个大水桶以及几把铁锹,开始了漫漫治沙造林路。当地百姓亲切地称这六位扛起铁锹治沙的老汉为“六老汉”。

一代人完成不了的宏愿,那就两代人,两代人不够,就三代人,执拗的“六老汉”把治理八步沙的重任传给了自己的后人。

贺中强作为第一代治沙人贺发林之子,亲眼目睹父辈们治沙之苦后,面对父亲递来的接力棒也曾犹豫过。贺中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太苦了,你们难以想象的苦,不仅是身体上的疲乏,更是要忍受精神上的孤寂,在林场除了治沙还是治沙,比我在外面打工赚得少多了!”

然而,每当回想起曾经寸草不生的黄沙地、老父亲对治沙的意愿,贺中强毅然回到林场,承担起第二代治沙人的使命。郭玺是第一代治沙人郭朝明的孙子,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的侄子,是名副其实的第三代治沙人,在林场工作已三年有余。

如今的八步沙,远远望去,一株株柠条瘦削的枝条上,绽放着一簇簇耀眼的黄花;四周,梭梭、沙枣、红柳等沙生植物郁郁葱葱,勾画出一条7.5万亩的绿色隔离带,阻挡着风沙侵蚀的步伐,孕育出绿色的希望。

生态旅游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古浪县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的优势,更是以弘扬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精神为核心,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基地和沙漠旅游景区,使“六老汉”及其子孙的奉献精神让游客从此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构建“西有敦煌,

东有民勤”的艺术新格局

提起武威的沙漠风景区,自然少不了其下辖县民勤,三面环沙的民勤也有着一手“点沙成金”的绝活。

记者了解到,2018年,民勤县就已通过举办沙漠雕塑创作营活动,邀请国内外艺术家来民勤县进行沙漠雕塑创作,用艺术形式向世人展示民勤独有的地域特色,展示民勤生态治理成果,打造沙漠大地艺术集群地和沙漠雕塑主题公园,让茫茫荒漠变成艺术之洲、生态之洲、文旅之洲,从而不断提升其“中国民勤沙漠艺术之都”美誉。

记者在现场看到,夕阳西下的沙漠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来自不同国度、形态各异的沙雕作品,有的色彩艳丽奔放,释放着无穷无尽的对生命的热情与热爱;有的是用金属质地打造而成,在夕阳的余晖中熠熠发光,搭乘摆渡车,从远处看,像是散落在沙海的颗颗钻石。

据民勤沙漠雕塑主题公园的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参加沙雕艺术展的艺术家曹智勇曾表示,民勤用艺术文化注入的方式,把荒漠资源劣势转化成文旅艺术旅游优势,是一个非常果断的决策。

一雕一景,一塑一色,艺术家们不仅将大漠长河打造成了诗意栖居的文化旅游胜地,还开辟了民勤旅游新天地,增添了甘肃全域旅游新亮点,为逐步构建“西有敦煌,东有民勤”的艺术新格局奠定了基础。

(原标题:从古墓、治沙到沙雕艺术  甘肃武威:拂去历史尘埃 明珠终绽异彩


责任编辑:李彤彤
  • 甘肃武威:拂去历史尘埃 明珠终绽异彩
分享到: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