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报道 > 本报原创

河南省卢氏县:

搬迁启航新农村 扶志扶智斩穷根

2020年12月01日 14:34:21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 叶中华 通讯员 聂金锋

卢氏县兴贤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是河南省目前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 聂金锋摄

11月14日,卢氏县朱阳关镇朝阳社区季芹子一家三口种植的花菇长势喜人。    聂金锋摄

豫西深处,苍山如海。卢氏县,河南省西部一个典型的深山区县,曾经是国定贫困县,是河南省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6年年初,全县有贫困户19645户,贫困人口63134人,贫困发生率达18.9%,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

40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大大小小4037座山峰,密布着2400余条河流涧溪。“八山一水一分田”上呈现出“一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则三五户,少则一两家”的贫困群众生活囧境。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挣钱难等众多难题,成为深山区群众陷入深度贫困的桎梏,导致了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境况。

搬出穷窝,斩断穷根,势在必行。在选址上,卢氏县做到“三避开”“四靠近”,即避开地质灾害区、洪水威胁区、基本农田区,靠近县城城区、产业园区、乡镇镇区、旅游景区。卢氏县科学论证、统筹规划集中搬迁安置点55个,其中,城区1个、园区1个、镇区19个、景区3个、中心村31个。

“十三五”期间,卢氏县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扶贫政策的助力下,全县上下广大干群勠力同心,圆满完成了9214户33695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3万余名贫困群众走出荒山野岭,住进宜居家园,在金融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叠加合力支持下,通过苦干实干,迈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昔日“穷山窝”蝶变

“四美”幸福村

风光秀丽的新庄村位于卢氏县范里镇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一度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全村辖4个村民组,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68人。

“过去的新庄村因为没啥产业,地又少,农闲的时候,村民无事做,于是打牌、喝酒、胡侃的人扎堆,时常有人因为一些琐碎事、闲言碎语产生矛盾,相互吵起来,闹得不可开交,村里好多工作难以开展。”村委会主任赵江回忆从前,感慨颇多。

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新庄村在结对帮扶单位和卢氏县移民局的助力下,确定了育新人、优环境、兴产业、强生态的总体规划,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建设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在房顶建成了12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在公路边建起了有68个标准化香菇大棚和一个冷库的香菇生产基地。新庄村还先后在荒坡建成了千亩连翘基地,在村前洛河边上修步道、植绿竹、建木屋,将老旧房屋改造为特色民宿,带动自驾游消费。一系列的产业打造措施,为新庄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澎湃的动力源泉。

“这几年我们村里的变化太大啦!真没有想到,过去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路又宽、房又好、环境还美。关键是种香菇、办农家乐、在民宿打工,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挣到钱。大家都说,现在俺们这是人美、房美、环境美、产业美的‘四美’幸福村,这搁以前哪敢想呀!党的政策真好!”新庄村村民杨增亮高兴地说。

勤劳、智慧、奋进已成为今天新庄人精神面貌的标配,凭借着撸起袖子苦干加巧干的十足劲头,2018年就使全村贫困发生率由24%降为0.69%,基础设施完备,集体经济收入达26万元,从昔日“穷窝窝”华丽蝶变为如今的“四美”幸福村,一举实现高位脱贫。

从山沟沟到新社区

致富能手开网店成“网红”

“您知道吗?人家芹子现在是‘网红’,可火了!前两天她去郑州参加影展了,还见了省里的大领导。听说,全省100多个县市区,脱贫群众代表就邀请了人家两口子,你说厉害不!”11月12日,伏牛山深处的卢氏县朱阳关镇朝阳社区内,锣鼓喧天,人来人往,众多搬迁群众聚在季芹子家,祝贺她家网店开张的同时还兴致勃勃地打听开网店和参加影展的事,一个个露出羡慕的神情。

涧北沟村天池垭组位于朱阳关镇的西北部大山顶上,算得上是山沟里的山沟沟。山上有6户人家,过去交通极为不便,群众养的猪想赶往山下卖,没有下到山底就把猪累死了;山上的群众都是小病扛一扛,大病才下山,遇到急病只能干着急。几年前,村民赵遂兰丈夫突发脑出血,乡亲们抬着就往山下跑,但还是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离开了人世。季芹子一家三口人之前就住在山顶上,当时只有3间破房子,是村里的贫困户。

如今季芹子一家三口享受了搬迁政策,都从大山顶上搬到镇里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新家就在街边上,生产生活都极为方便。季芹子抓住机遇,通过金融扶贫政策贷了3万元政府贴息款,种植14000余袋香菇,年毛收入达到了7万余元,季芹子不仅脱了贫,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这趟去省里,我算是开了眼界,人家村里开网店把山里的土特产卖得很火。省里领导也鼓励我,要搞好生产,多挣钱,朝着好日子努力。回来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着干点啥。后来,镇里干部王洋给我出了主意,让我开网店。”11月8日,季芹子、茹会子夫妇作为河南省唯一的脱贫户特邀嘉宾进省城郑州参观“走百村·看脱贫”摄影展后干劲十足。

“我让季芹子开网店也是考虑再三才出的招。一是咱们镇里有木耳、空心挂面、橡子凉粉、香菇这么多的土特产,季芹子家里还种了14000多袋香菇,开网店不愁没货卖。二是季芹子的儿子今年28岁,正年轻,学东西也快,王店村的杜张龙网店开得很好,去年卖土特产挣了8万多元,可以让他们的儿子去学习学习。三是季芹子这段时间人气很足。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开网店一定行。”朱阳关镇副镇长王洋说。

“吆,快看!香菇卖出去10单了!”在众多群众的惊叹声中,季芹子的网店开张了,灿烂的笑容爬上了季芹子露着憨厚劲的脸庞……

搬得出、稳得住、可致富

万人社区阔步小康路

“这两天大家非常忙碌,可是心里都很高兴。我们没花政府一分钱,节目是小区里群众自编自演的,演员都是社区住户,主持人王淑平是咱小区住户,音响话筒也是小区住户贡献的,大家都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以能为社区作贡献为荣。”在每月一次的兴贤里脱贫大舞台活动中,志愿者李天星自豪地说。

“这个舞台是咱老百姓的舞台,每月一次,主要是对创业模范、道德模范、致富能手、好人好事进行表彰,利用身边人、身边事影响大家,激发搬迁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内生动力,从而树立人人思贤、向上向善的好风尚。”兴贤里街道办主任黑华宁说。

距离县城中心区域4公里,占地面积468.31亩,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2757户11227人的兴贤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是河南省目前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是建设者们克服万难,用“小雨不停、大雨搭棚、夜里掌灯、昼夜施工”的拼劲建出来的,创造了“99天昼夜奋战、44栋全部封顶”的“卢氏速度”。

“行百里而半九十,将贫困群众从大山深处搬出来,仅仅是个开始,确保搬迁群众能够在安置社区实现稳得住、可致富、生活好才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的。”11月17日至18日,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召开,卢氏县委书记王清华以《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为题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兴贤里社区建设之初就做好了后续基础设施、职能部门、产业基地的同步规划:配套建医疗、银行等职能部门服务机构15个,设置便民窗口8个,扶贫车间2座,群众活动广场5个,可容纳学生1080人的全日制小学1所,确保群众“搬得出”;深化管理,探索出“党工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骨干力量+入党积极分子”和“街道办+居委会+居民组+居民代表+志愿者”双重组织体系,从搬迁群众当中选拔社区和居民组干部50余人,实现了政府主导管理向居民自治管理转变,确保群众“稳得住”。

与此同时,兴贤里社区通过大力开展转移就业,向外输出劳动力;在社区开发保洁、保安等公益岗位;为社区配套554个香菇种植大棚;为1357户社区搬迁群众提供金融扶贫6507.25万元,解决群众产业发展缺少资金难题。多措并举之下,兴贤里社区实现社区有效劳动力有事做、6530人全部就业,确保了群众“能致富”。

此外,兴贤里社区还坚持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建立“双扶驿站”,用劳动换积分,积分换物品,累计奖励积分190086分,参与居民2685户,参与率达97.6%。近年来,兴贤里社区内逐步形成了邻里和睦、居民安居乐业、治安环境好的和谐幸福景象……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卢氏县创造出一项项奇迹: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在全国推广;全国金融扶贫现场会、全国易地搬迁现场会等与会人员到卢氏县观摩,全省产业扶贫、交通扶贫等现场会相继在卢氏县召开。

5年间,卢氏县在55个搬迁安置点建设产业基地71个,带动2583户10539人受益;建成扶贫车间23个,提供就业岗位6026个;建设光伏电站8个,使502户搬迁户稳定收益,实现了产业配套全覆盖。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初的18.9%降至2019年底的0.98%,累计退出贫困村156个。

今年2月26日,经河南省政府研究批准,卢氏县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掀开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一页。

责任编辑:李彤彤
分享到:
  • 中国城市报
    抖音号

    抖音号
    dyrjb32my0kv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观城者微信

  • 观城者微博

  • 官方快手号

    1417597972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