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报道 > 深度调查

番禺区:联席会议制度激发共建共治共享新动能

2021年01月20日 10:42:38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

番禺区市桥街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深入社区开展义诊活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利益诉求复杂多元,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囿于驻地单位多元、隶属关系各异、层级跨度大等原因,城市基层党建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等问题,单纯依靠镇街社区党组织抓党建抓治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广州市番禺区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于2018年1月开始牵头组建区、镇街、社区三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有效扭转行政壁垒、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封闭发展的被动局面,构建起“全领域融合、全地域覆盖、全方位共建”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找准共同价值

同向同力“一条心”

番禺区着眼共抓基层党建、共建美好城市工作大局。把建设幸福美丽番禺作为工作和生活在番禺区域内各单位的共同责任和共同利益,把共建美好家园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领区域内各领域党组织思想同心同德、目标同心同向、行动同心同行,为建立联席会议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实现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

在此基础上,精准确定联席会议的性质作用、职能定位和主要任务等,明确其性质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平台,核心是党委领导、党建引领,主体是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其定位是在区委领导下,以镇街为“轴心”,联结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团组织、楼宇商圈等各类型组织参与的党建联席会议组织;主要任务是对区域内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研究谋划、指挥协调、组织实施、资源配置、督查指导。

严密组织架构

全域党建“一张网”

番禺区坚持“全域党建”理念,突出“量”“质”并举,广泛联合区域各单位加入联席会议。目前已在16个镇街和98个社区全覆盖组建联席会议,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三级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贯通了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组织,全面打通行政隶属、行业分割、身份限制等诸多壁垒,有效破解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难题,改变过去各领域党组织“楚河汉界”的状态,城市各领域党建从“自弹自唱”走向“同频共振”。

广覆盖增量扩容。广泛吸纳驻地单位、辖内企事业单位、有关“两新组织”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实现应纳尽纳;结合机关党组织报到服务工作,引导报到单位同步加入联席会议,不断壮大联席会议规模阵容。目前区级联席会议含区内单位90个、驻区单位52个、非公企业25个,16个镇街联席会议共有成员单位583个,最大限度聚合条块力量形成党建共同体。

严准入保质求效。严格审核成员单位入会的资质条件,严把政治、法纪、程序三道关口,实施“本单位申请—镇街审查—组织部门备案”的准入机制;建立成员单位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工作实际增补成员单位,拒不履行成员单位职责义务和履职成效较差的成员单位及时按规定做出退会处理,3年来调整成员单位85个。

高规格建立领导机构。联席会议设召集人1名,第一副召集人1名,副召集人1名。其中区级联席会议召集人由番禺区委书记担任,第一副召集人由番禺区委专职副书记担任,副召集人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担任,每个单位推荐1名党组织领导作为单位代表参加联席会议。

加强高位协调指导,镇街和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召集人分别由分工联系的有关区(镇街)党员领导兼任,第一副召集人由镇街(社区)党(工)委书记担任,副召集人由镇街(社区)党(工)委党建专职副书记、组织委员担任;设立联席会议秘书处,组织部门牵头承办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健全管理机制

规范运行“一体化”

番禺区从完善工作机制入手,建立定期会议、项目实施、共建清单、评价激励等工作机制,推动联席会议常态化长效化运作,推动区域各单位各领域党建从“各自为政”走向集约管理。

建立定期会议机制。各成员单位确定1名日常工作联络员,联席会议秘书处定期召开(一般每月召开1次例会,有必要时随时召开)联络员工作会议,了解、沟通、督导城市基层党建任务的推进落实情况。

建立项目运行机制。各成员单位根据需要报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议题和项目,秘书处汇总整理后形成分类别的项目库,每季度通报一次项目推进情况。如石壁街联席会议把南站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列为首件区域共建项目,通过定期会议、联合执法等途径,集中执法资源力量,对“拉客仔”扰序行为活跃区域、五类车横行路段及其他违法乱序行为进行重点打击,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优化交通组织、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为旅客平安畅顺出行保驾护航。

建立共建清单机制。鼓励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实行结对共建机制,通过签订共建协议书、兑现共建承诺,组织结对党组织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目前区级联席会议建立双向需求清单、资源清单91条,成员单位签订共建协议161份。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联席会议每半年向实施城市基层党建项目的成员单位反馈,并向全体成员单位通报各项目或重点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和成员单位参与情况;对成员单位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做法成效、党员先进事迹等,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广泛宣传、报道推介。

搭建平台载体

互联互动“一家人”

番禺区坚持条块融合之路,多渠道建立共建机制,多层面拓宽融合渠道,通过落实定期例会等制度,定期开展党建共建轮值活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成员单位之间日益融洽,逐渐产生了“化学反应”,越来越多的单位主动走出“大院”“围墙”,融入城市党建“大家庭”“大平台”中,各类组织“同一屋檐下,都是一家人”的意识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从“条块分割”走向“融合共赢”。

推行城市基层党建共建活动“轮值制”。镇街联席会议每月安排1-3个成员单位作为“轮值”主席单位,牵头谋划开展1场高质量共建共治共享活动,16个镇街共开展党建活动65次,提升驻区单位参与城市党建“主人翁”意识。

实施结对共建“双百工程”。优选100个先进机关党支部带100个社区(村)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双百工程”,结对的党支部共开展互动交流活动363次,开展共建活动220次,办好事实事86件,慰问困难党员434名。

开展“1+1+1”融合共建活动。安排1个区直机关单位党组织、1个镇街党组织与1个社区结对共建,发挥机关单位职能优势,组织成员单位之间精准对接资源和需求,鼓励双方结对共建、互惠互利,推动双方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服务联推、治理共促、大事共议。

推行“两新”组织红联共建机制。在“两新”领域构建红联共建机制,分级分领域实施园区、行业、镇街非公企业红联共建,共开展红联共建活动67次,推动“党建链”与“产业链”“治理链”深入深度融合,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聚合资源力量

协同共治“一盘棋”

番禺区依托联席会议用“统”的思维和方法、“整”的机制和平台,把各行各业、域内域外、顶层基层等方面的资源有机整合起来、统筹起来、利用起来,集众智、聚合力、强治理、抓服务,引领全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改变了以往镇街社区“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了打好打赢基层治理“整体战”的合力,推动城市治理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

资源共享。鼓励成员单位之间互相开放、互补共用阵地等资源,建成示范共享党建阵地34处,形成了291个镇街和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其他驻地单位的党建场室为辐射点、各类党员教育场所资源为补充的共享共用阵地矩阵。如钟村街党群服务中心坚持共享共用,对外开放8层6000余平方米的党建展厅、文体活动中心、党校、志愿活动室、社工站、康园工疗站、图书馆等功能服务区,广泛开展学习教育、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已成为各领域党建融合的枢纽、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

活动共办。打破成员单位的行业界限,依托党建活动共建轮值制,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党建、公益、文体、帮扶等活动,突显了共建的开放性和时效性,增强了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如,小谷围街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平台作用,深化校地合作,借力高校资源助力打造平安大学城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高地。

服务共助。结合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工作,发挥成员单位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成员单位教育、医疗、科技等资源,组建有特色的服务团队,引导党员联合开展服务群众活动,统筹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如大石街富庭社区联席会议发挥成员单位番禺区住建局的专业技术人才优势,推进该社区住宅加装电梯等民心工程,深受群众好评。

治理共促。强化共驻共建意识,统筹发挥城市基层党建的组织、阵地等优势,利用其沟通协调、联动互动的平台和载体作用,推动驻地单位从“旁观者”到“局内人”,从“个别参与”到“广泛响应”,从“自扫门前雪”到“众人拾柴火焰高”,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疫情严峻期间,各镇街联席会议广泛发动成员单位齐心抗“疫”,5.4万多名党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筑起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例如,市桥街联席会议组织81个成员单位党组织及下属的8331名党员,广泛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爱河护河、卫生清洁、创建文明城市等工作5890人次,城市环境得到有效提升。洛浦街联席会议组织交管、基建等成员单位,共同解决群众反映的污水管网建设、洛溪大桥交通拥堵问题。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1月18日  第29 版)

责任编辑:越玥
分享到:
  • 中国城市报
    抖音号

    抖音号
    dyrjb32my0kv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观城者微信

  • 观城者微博

  • 官方快手号

    1417597972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