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报道 > 自媒体

就地过年不擅自加码更显防疫科学人性

2021年02月01日 17:51:29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许朝军

1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介绍,就地过年政策是分级分类的,各地执行时不能“一刀切”、层层加码,不能阻断人民出行返乡,要给人民更多便利。

“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外出”是目前防疫态势下频繁被提及的科学应对举措。此举对于减少人员流动、阻断病毒传播、减少感染几率等非常有效,也是目前最科学的防疫“硬核”举措。当然,“就地过年”和“非必要不外出”防疫应对举措的实施,需要公众理性行为的配合与支持,同时更需要社会治理政策措施的到位与见效。不少地方也正是基于此并为确保防疫安全,发出了“就地过年”及“非必要不外出”的倡议,出台了不少配套政策,一些地方更是围绕“人留下来心更要留下来”“就地过年更要就地过好年”“留下更要放心留下”做足了文章,从物资供应、春节文化氛围创设、生活内容丰富、解决留置人员后方难题、施予情感慰藉等方面给予了更人性、更善意的关爱与呵护,让“就地过年”和“非必要不外出”的措施落实既科学有效又充盈温情,为社会稳定和谐及欢乐过大年创设营造了温暖而积极的氛围。

但同时,部分地方出现了一些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举动,对落实“就地过年”和“非必要不外出”执行“一刀切”且“层层加码”。比如,有的地方要求低风险区所有人必须“就地过年”、所有外出人员必须按照“留下过年”的要求不得返回,更有部分基层农村和社居将劝告家人不得返回作为特殊时期的“村规民约”“社规居纪”,一旦违反就采取停发福利待遇、严肃追责处理等措施。这样的防疫看似高效有力,实际上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演化成了扰民、困民之举,一些过激行为还涉嫌侵犯公民权益。这些不问青红皂白、不顾疫情风险类别、不顾民情民意民生、不考虑科学分类处置的举措,不仅难以得到民众认同和接受,更会演化成为一种越界的干涉,自然也难以获得精准人性的科学防疫效果。

事实上,对于“就地过年”和“非必要不外出”等防疫应对措施,国家明确提出倡议进行,同时要求分级分类科学落实。比如,位于高风险区内的居民和外来人员,必须依照科学防疫的要求,做到不外出、不聚集、不扎堆、“就地过年”,这是切实减少和阻断病毒传播感染科学而精准的防疫干预,必须严格执行。但对于低风险区而言,在做好常规防疫的基础上,确有需要的对象是可以有条件外出和流动的,但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对公共防疫安全、他人健康安全和自身防疫安全负责,做好相关基本防疫准备和防护预案,并切实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不流动。这样能有效保证防疫安全,是落实科学防疫、精准防疫的必须,同时也不会给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亲情表达等带来苛刻的干预并造成简单粗暴的干涉。这样的分类实施和“不一刀切”“不加码”,更能体现科学务实原则和更精准更人性化的防疫。

疫情面前,科学防控确实需要硬核举措,但硬核要从精准、理性、到位等方面来体现,而防疫的最终成效也是给予个体和公众健康安全的最人性化呵护。所以,精准、理性、人性才是科学防疫的主色调,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并融入防疫具体举措之中。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2月01日  第02 版)

责任编辑:越玥
分享到:
  • 中国城市报
    抖音号

    抖音号
    dyrjb32my0kv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观城者微信

  • 观城者微博

  • 官方快手号

    1417597972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