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评论员:强化公共卫生体系的科技支撑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2020年06月06日 11:36:04 来源: 作者: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在两条战线同时开展抗疫斗争,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我们统筹运用综合国力,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打响科技突击战,不到一周时间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及时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了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多条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最近在武汉只用了19天时间就完成近990万人的集中核酸检测,健康码、红外测温仪、医护助理机器人、5G远程会诊等数字技术的运用,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正如《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所说:中国医生和科学家作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

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强化科技支撑。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统筹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体系化对抗能力和水平。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完善疫情防控预警预测机制,及时有效捕获信息,及时采取应对举措。研究建立疫情蔓延进入紧急状态后的科研攻关等方面指挥、行动、保障体系,平时准备好应急行动指南,紧急情况下迅速启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要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科研体系,布局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坚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聚焦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强化公共卫生体系的科技支撑,就一定能让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让人民的日子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刘天瑞
分享到:
  • 中国城市报
    抖音号

    抖音号
    dyrjb32my0kv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观城者微信

  • 观城者微博

  • 官方快手号

    1417597972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