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特别推荐

安徽省天长市:

“1+N+X”协商机制创新基层治理

2020年08月18日 14:27:36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 叶中华 通讯员 徐宏义 汪启湖

天长市城市鸟瞰。

城乡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末梢,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以党建引领,协同多方力量,聚焦协商共治,改进村(居)民自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

创新社区协商机制

“这下好了!以后不用每年为修水渠犯愁了。”8月11日,天长市金集镇谕兴社区草房居民组小组长朱三龙指着路边刚修好的水渠说。 

70多岁的朱三龙担任小组长已有40多年。他口中的这条水渠叫五星站渠,看上去不大,但作用可不小,它既是多个居民组抗旱的灌溉渠,又是防汛的排水渠。前些天下了一场暴雨,高处汇流而下的洪水,将途经草房组的100多米渠道冲垮了。 

“水渠不修,秋种怎么办?”草房组的土地大多已流转,种田大户急了,找到朱三龙理论。这条水渠几乎每年汛期过后都要由居民自发小修小补,但今年损毁100多米,工程确实有点大。朱三龙和居民代表商议决定:本组居民出人工不出钱,问题请社区帮助解决。 

“我们把这件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列入协商议题,社区协商委员会多次召集相关人员现场勘查,并对施工方案及预算资金进行共议。”社区党总支书记俞礼兵说,“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社区和共建单位天翔集团共同出资2.5万元,沿渠居民组负责出工。目前这段渠道已改为水泥涵管铺设,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年年冲毁年年维修的难题。” 

据悉,天长市从制度层面建立了“11355”协商共治机制,即一个主体、一套目录、三个层级、五个步骤和五个清单。 

所谓“一个主体”,即组建村级层面的协商委员会并制定组织章程和议事流程,明确协商委员会怎么组成以及怎么议事协商,这也是协商共治机制的关键环节。 

记者了解到,协商委员会实行“1+N+X”的人员结构制。天长市副市长陈学文向记者介绍,“1”是委员会主任,由村级党组织书记担任。“N”包含村(社区)“两委”、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居)民小组、“两代表一委员”、驻村(居)单位、辖区社会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7类人员,建立人员信息库。“X”指利益相关方。每一项协商事项都有不同的利益方,根据协商事项,从“1”“N”选取人员,与“X”组建一个协商委员会。协商事项结束后,该协商委员会自动解散。

这种模式既体现协商主体的多元性、代表性与开放性,又符合协商的精髓,切合农村实际,简化基层工作负担。同时,依托村(社区)干部包组包片,建立村级以下协商委员会,实现网格化全覆盖。 

此外,“一套目录”即村(社区)协商共治目录库,明确村(社区)哪些内容需要协商,分为公共事务类、基础设施类、乡风文明类、公共服务类、权益保护类等5大类30余项具体事务。 

“三个层级”即构建镇(街道)、村(社区)和自然村(村民小组)“三级协商机制”。 

“五步五单”即协商事项的采集、交办、办理、结果公示、成果评议及相对应的五个清单,明确村级议事协商怎么做,绘制了《天长市协商事项办理流程图》,实施标准化、系统性协商治理模式。

双向约束

增强村民自治能力

“以前,农村大事小情都要办酒随礼,既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又造成铺张浪费。现在,社区红白理事会订立了规矩、定了标准,浪费现象少多了,我们的钱袋子鼓多了。”铜城镇高庙社区的居民欢喜地说。“还有十来天,大学就要开学了,往年一场接一场的谢师宴今年不复存在,我们的压力也小了很多。”当地群众纷纷点赞。 

今年以来,天长市抓住疫情防控的有利时机,深化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全市174个村(社区)全部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和红白喜事公约工作机制。红白理事会以村(社区)协商委员会“1+N+X”中的“1+N”为基础会员,另外将热心公益事业人员吸纳为会员,总数不低于50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也是依托“1+N”为基础成员。 

天长市扎实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大体检”活动,规范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天长市民政局局长朱宏文告诉记者,明确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制定和修订要有8个步骤,必须纳入协商,至少要有2次村(居)民会议(征集民意阶段和表决通过阶段),至少要有4次以上修改。目前,174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制定和修订,《社区协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编制指南》正在申报安徽省地方标准。 

为推动村(社区)干部“按清单办事、依规范用权”,天长市2015年起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积分”管理。2020年,天长市对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开展修订和完善,引入“1+N+X”模式,对重大决策事项、工程建设管理事项、财务管理事项等,在清单流程上进行固化,确保民主协商在民主决策之前。全市16个镇(街道)已完成修订并张榜公布,让“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关进“笼子”里。

多措并举

推进城乡“三治”融合

“若您违反《殡葬条例》和居民公约,我们将建立您的个人诚信档案,希望您能作出正确选择。”2019年9月,郑集镇向阳社区居民王某在其父去世后偷埋土葬,社区干部上门宣传法律、政策。经过一番说服教育,最终该居民自行对亡父遗体进行火化,并写下一份检讨书,张贴在社区红黑榜公示栏中。 

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经村(居)民会议制定的村(社区)的“小宪法”,村(居)民如有违反,都可从中寻找到约束性条款,明确执行主体。 

实施过程中,道德与法律的双重作用被巧妙发挥。在依法协商方面,各地加强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让其列席相关协商会议,确保协商合规合法。在德治方面,各地挖掘传统家风家训,吸纳德高望重的乡贤能人参与协商,将乡土习惯变成协商规则;建立信息、信用、信贷“三信联动”诚信体系,将信用户评定指标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设立“信用红黑榜”,使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真正落地生根,不再是一张“白纸”。 

据悉,天长市各地积极营造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浓厚社会氛围: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村容村貌、好人好事典范等印成小册子、告知书等,入户宣传,力求家喻户晓;组织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在职和离退休法官、检察官、警察等组成“便民法律服务团”“普法讲师团”,进行普法教育;举办村(社区)道德讲堂、红色文化大讲堂,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开展“一刻钟”宣讲和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故事汇巡演活动,发挥模范好人典型引领和示范表率作用。 

“社区协商共治从源头上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真正做到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天长市信访局主任科员朱安玲表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协商事项5314件,逐步实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责任编辑:李彤彤
分享到:
  • 中国城市报
    抖音号

    抖音号
    dyrjb32my0kv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观城者微信

  • 观城者微博

  • 官方快手号

    1417597972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