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入“英雄城”南昌打卡,“千年豫章”绽放出无限魅力,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成功出圈,收获了不少粉丝,成为广受追捧的“网红城市”。
南昌市城管执法局召开南昌市城市客厅“席地而坐”示范点创建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南昌市为将“网红”流量转化成长久的经济红利,注重城市管理内涵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工作标准,试点开展“席地而坐”城市客厅创建工作,致力把城市当做家来呵护,把公共开放式场所作为客厅来打扫,把城市设施当成自家家具来清洁,全线发力精细化、高效能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和城市竞争力。
据了解,南昌市拟到2025年创建成60个高品质的城市客厅示范点。根据《城市客厅“席地而坐”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以重要商圈(商业大街)、公园广场、交通枢纽(场站、码头)为重点,分批次创建“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点。本次示范点创建采取计划指令性和社会自主性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指定性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红谷滩区、高新区、经开区、新建区、南昌县每年创建2个以上,市级和湾里管理局、进贤县、安义县每年创建1个以上。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室外环境、室内标准”落实高标准深度保洁,使城市客厅示范点高于文明城市创建,实现无垃圾杂物、无污渍痰迹、无积尘泥沙、无积水落叶,道路广场平面洁、城市家具立面洁、墙角砖缝剖面洁;道路见底色、标线见本色,绿化现景致。全力打造洁净、优美、和谐、宜居的家园环境。
与以往粗放式的“一把扫把扫到底”作业不同,本次“席地而坐”示范区的作业标准将更加精细、更有针对性。
要求地面路面深度保洁,达到干净清爽、席地而坐标准。推进“机器换人”,形成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作业为辅,人机配合,互为补充的作业模式。使用适合广场、人行道的小型机扫车、清洗车和油污清除车等作业车辆对园路、广场等硬质铺装的地面进行洗扫、洗刷、洗冲等实施深度除污、除尘,保持地面路面干净整洁,还原其本色。
要求立面剖面规范保洁,达到整洁靓丽、视觉舒适标准。全面对台阶、汀步、墙角砖缝等立面剖面细节处进行清理,做到精准有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深度作业保洁。清理“空中垃圾”、建筑物(构筑物)外立面积灰积尘、景观水体可见垃圾和附着物。常态化对排水沟、窨井、沟底等积泥、垃圾进行清理和疏通,使排水畅通,窨井周边洁净,墙角、树穴无死角垃圾,道路侧石光滑整洁。
要求城市家俱精洗保洁,达到洁净如洗、随手可摸标准。采用新装备、新材料对绿化护栏、垃圾箱、花箱、花架、条椅、石凳、花坛、花圃石、灯杆、健身器材等多类城市家俱的人工擦拭和机械冲洗,实现设施上无杂物、无灰尘、无污渍、无张贴,做到立面精洗保洁,全天候人工保洁随脏随擦。
要求绿化绿地冲洗保洁,达到绿地整洁有序、绿叶如新标准。绿地(绿化带)内无杂物悬挂、堆放,无暴露垃圾、杂草,利用“吹、扫、吸”等方式定期清理积存落叶垃圾,利用火钳、小畚箕等作业工具落实专人实行常态化垃圾捡拾保洁作业,保持绿植表面无明显浮尘。并建立“冲、洗、扫、拖、擦、清、运、巡”作业模式,全面提标城市公共卫生质量,着力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品位,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客厅级”城市公共环境,让文明触“地”可及。
南昌市开展“席地而坐”城市客厅工作,不仅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更加清爽、洁净、靓丽的公共环境。同时,对于每个“英雄城”市民来说,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市民群众增强环境卫生意识,养成“垃圾不落地”行为习惯,才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城市环境良好氛围。
下一步,南昌市城管执法局将坚持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严格对各“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点组织实施评定,并接受广大市民监督。同时,在后续管理中由市级财政给予10万元的资金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