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白墙青瓦,田园如画,初秋时节,迈步石城乡村田畔,你能感觉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又能感觉到它的宁静诗意。
如何让老百姓看得见田园风光,也留得住浓浓乡愁?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首要任务,以打造美丽乡镇为抓手,坚持“三力”齐发,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处着力,聚焦“干部作示范、乡贤齐参与、群众当主角”三个维度,把“小事”做实、把“细节”做精,着力打造环境美、田园美、生活美、人文美的“四美”石城乡村。
镇村干部召开屋场会向群众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意义
石城县人居环境整治后的效果
干部“发力”引领整治提效。石城县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打造“党建+为民、问民、富民、惠民”“四民”党建品牌。屏山镇组织党员干部亮身份、领责任、展风采、争先锋,下沉到村组、农户中现场作战,充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整治良好氛围。赣江源镇村干部齐发力,通过紧抓早市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劝导车辆停放、整治背街小巷、清理卫生死角等措施,镇村环境全力改善,先后获“2021年度江西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排名靠前乡镇、2022年上半年赣州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乡镇)第一名”等荣誉。横江镇针对破旧“空心房”、家庭散养等“难症”“顽疾”,镇村干部利用晚上时间勤入户、多交心、疏堵结合拆乱象,示范引领群众自觉整治,引导群众把整治由“村里事”变成“众人事”,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局面。
乡贤“助力”赋能乡村振兴。石城县创新“乡贤+”模式,发动“各路乡贤”(在外人士、党员干部、军人教师、劳动模范、致富能手)力量,动员“乡贤”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热潮,帮助解决整治过程中痛点、难点、棘手问题。凭借他们在人力、资金、精神和“地熟、人熟、事熟”等方面为环境整治奉献智慧。小松镇引导群众见贤思齐,涵养文明新风,通过联合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心、县文化馆举办乡贤爱心捐赠活动,近百名乡贤及干部慷慨解囊,捐赠16万元用于小松至丹溪桥段公路双车道改造工程。横江镇在道路平整、户改厕过程中,面对一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通过乡贤动力,破解整治工作难题,坚定群众建设美丽家乡信心。高田镇创新“乡贤+乡村治理”“乡贤+产业发展”“乡贤+文明实践”,通过“乡贤+”模式,带动1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群众“给力”提升内生动力。石城县充分利用上门入户宣传、播放宣传音频、召开屋场会等多种形式,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为建设秀美乡村贡献自己力量。丰山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组织十一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联队深入村组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以“志愿红”换“生态绿”。全县11个乡镇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签订承诺书、“爱心超市”积分兑换、赣南新妇女运动、“清洁家庭”评比、“红黑榜”公示、微信群曝光等措施,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要你整”向“我要整”转变。龙岗乡通过积分超市评选建立文明清洁户文章《龙岗乡文明积分兑换表彰大会召开》在江西新闻刊发,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更有信心,各乡镇汇聚整治合力,按下乡村美颜“快进键”,由“一时美”向“全域美”提升。
环境美,人心齐,人人参与环境整治,户户争比整治先进。在石城,一项项举措扮靓美丽乡村,让村民幸福生活摸得着,看得见。在珠坑乡竹溪村,村民罗拾秀说:“看到村里绿化这么漂亮,环境卫生好干净,心情都很舒畅。”
时下,石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乡村村容村貌正在不断变美,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进一步增强。(王纪洪、张迎斌、刘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