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初春时节,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烟区繁忙一片,人们早早走出家门,操起工具在红土地上挥洒汗水,播撒希望。有的在播种育苗,有的在送粪到田,还有在整理烟田、整地起垄的。
卢氏县烟草分公司组织人员深入育苗工场,开展现场督导。
“再过两天,我们今年的育苗播种就结束了。”2月21日,走进卢氏县杜关镇马院育苗工场,只见人声鼎沸,机器轰鸣,基质拌菌、装盘播种、入池摆放有序进行。该育苗工场负责人说,为了防治两黑病,今年全面应用了基质拌菌技术,可以预见,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必将对培育壮苗产生积极影响。正在该育苗工场督导工作的卢氏县烟草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为全面推广应用基质拌菌技术,县公司成立了督导组巡回全县育苗工场督导检查,各烟站派出技术人员旁站监督,确保该项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发挥作用。
“我预留的40亩烟田,有几块地种烟时间长了,该倒茬了。春节前,我新开了八九亩撂荒地,用这些新地来替换那几块老烟地。”2月20日这天,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薄。在双龙湾镇蚂蚁岭村,杨风财夫妇正在田间忙碌,他们时而弯腰拾起散落在田间的石块、树根、树枝,时而操起锄头扒拉,对地块进行平整。杨风财说:“春争日夏争时,从现在算起,到移栽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把这八九亩地平整、起垄、划行、定穴、施肥、盖膜,五六道工序下来需要时日。时间紧迫,我们要加班加点加油干,把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做到位,为按时移栽做好充分准备。”
“我今年计划种烟50亩,从年前开始,我就着手往地里运送土粪。目前已运送牛粪50车,约100立方米。”在卢氏县杜关镇民湾村,年轻的烟农崔磊高兴地说,用了牛羊粪的烟田,烟叶就是不一样,不但烟叶耐旱,关键是烤出来的烟叶油分足、光泽好,上等级、多卖钱。尝到了施用牛粪的甜头,他今年及早动手,以每立方米30元的价格从本村养牛场购买牛粪100立方米,50亩烟田全覆盖,每亩用量不少于2立方米。下一步,把烟田再深翻一遍,然后起垄、定穴、施肥、盖膜,总之一条,所有这些农事都要赶在4月上中旬完成,不能耽误4月底5月初移栽。
“我们这里是县里的示范方,各项工作都要走在前,作示范。”尽管春节的气氛还萦绕在街头巷陌,村里不时响起零星的鞭炮声,但是东明镇当家村种烟专业户苗丁丑已经急不可待了,早早就开始在田间忙活了。苗丁丑说:“去年以来,烟站要求冬季起垄,我的七八十亩烟田赶在上冻前全部起垄了。由于是机械作业,地头、地边、地脚机器到不了,需要人工起垄,这两天我正组织人员对烟垄进行补充、整理。不误农时,各项农事都要朝前赶。”
新年新目标,奋楫再出发。像杨风财、崔磊、苗丁丑们一样,卢氏烟农正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坚定信心,满怀希望,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姚晓印)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