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市奥体公园,随着音乐的律动,空竹在空中盘旋、撞击脆响划过天空,奥体健身队的抖空竹表演热闹非凡。
走进潍坊市老年大学,大学教职员工们两臂徐抬,似拨开混沌之气,衣袖荡起微波,八段锦演练整齐划一。
来到北苑街道丁家社区,在每周一次的健身气功·大舞教学中,一群精神矍铄的老年人身着练功服装,动作缓慢、柔和,一招一式间,透露出健身气功的独特韵味……
2025年伊始,潍坊市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将健身资源送到市民身边。三个月以来,潍坊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全民健身“五进”星光志愿服务项目优势,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服务形式,精准对接活动,惠及群众超3000人次,有效推动了科学健身理念的普及和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志愿+健身”模式,推动全民健身服务精准触达
为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发出的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号召,潍坊市全民健身中心系统化实施“志愿+健身”模式双轨驱动策略,以节日为契机开展了“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庆元旦迎新春”全民健身大拜年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太极扇的红绸面映着阳光缓缓托举,转瞬又“唰”地抖开半轮满月,扇缘擦过空气发出裂帛之声。春节期间,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联合潍城区教体局在奥体公园开展太极扇、健身气功、空竹等6项健身项目教学,吸引千余人次参与,30余人通过了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考核。
为保证服务精准化,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向社会发布征集信息,广泛征集健身需求,“潍坊体育发布”公众号一个月内征集健身需求20余项。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对照需求,逐一制定方案,点对点上门精准提供全民健身服务。截至目前,中心已完成对潍坊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潍坊职业学院、潍坊市老年大学、奥体健身队、运河西街社区、北苑街道丁家社区、新城街道玉清社区、北苑街道金鼎社区等8个单位的不同健身需求项目指导。
“平时同事们经常聊起八段锦等健身养生的话题,关注到市体育局的信息,便一块组织报了名。”潍坊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许女士说,“就缺这种专业指导,通过培训不仅掌握了科学的锻炼方法,还深切感受到传统健身项目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通过志愿服务力量的精准下沉,有效延伸全民健身服务触角,显著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的精细化水平与实际效能,推动全民健身理念在基层社会的深度渗透与实践转化。
深化“五进”服务,推动全民健身资源下沉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3月份,潍坊市全民健身中心联合丁家社区、高新玉清社区等地开展八段锦等公益教学。该活动累计惠及居民400余人次,将健身资源送到居民家门口,满足了不同社区居民健身需求,增强社区凝聚力,推动社区健身常态化。
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以服务式教学开展了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进商圈的“五进”服务,推动全民健身资源下沉。通过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关注社区居民健身需求、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搭建景区开放式舞台、开创“体育+商业”融合服务新模式,带动群众参与、社群互动,持续扩大全民健身活动的受众群体。
依托“政府引导—社会协同”驱动机制,突破传统服务半径,建立“机关—社区—学校—景区—商圈”全域健康服务网络,通过需求侧精准画像与供给侧靶向的供给,实现了运动资源垂直整合,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探索出一条特色路径。
焕新活力,传统体育项目现代化新演绎
“原来我认为太极啊、健身气功是老年人的活动,我运动更倾向于慢跑、打球,但是我发现这些传统健身项目里加了许多美的元素,很有创新性,这些元素吸引到我了。”一位来自潍城区26岁林女士说道。
潍坊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聚焦中华传统健身项目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对健身气功、空竹技艺、太极扇等经典项目的现代化创新编排,深度融合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审美理念,重塑了传统体育项目的时代魅力。创新后的项目以更具时尚感与活力的表现形式,成功吸引年轻群体广泛参与,实现传统健身文化从“历史记忆”到“潮流运动”的跨越。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在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的同时,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证了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以传统健身项目魅力和创新的活动形式,赢得群众一致好评,并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提升了全民健身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形式,擦亮“星光”志愿服务组织的牌子,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潍坊、更好潍坊’贡献力量。”潍坊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中心将继续秉承“办人民满意的体育”宗旨,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不断优化服务,提升质量,扩大全民健身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全民健身成为全民自觉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