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强化生态保护监督 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立体防线

2025年05月19日 20:24:58

5月16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在商洛市商州区举行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孟卫萍、四级调研员傅晨、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高艳芬、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倍、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商州区分局局长雷关博到会,介绍“加强生态保护监管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宣传教育处处长葛晗梅主持。

图片1.png

发布会上,孟卫萍介绍了陕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情况。她指出,陕西省地形复杂多样,涵盖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全国35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中,陕西拥有秦岭、六盘山-子午岭、大巴山、岷山—横断山4个重点区域,其中秦岭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全省涵盖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镇、荒漠七类生态系统,现有陆生野生动物792种、鱼类140余种、种子植物4600余种,以及农、畜、渔、药以及观赏植物资源丰富,生态价值突出。

孟卫萍强调,“十四五”以来,陕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重点推动五大举措:抓顶层设计,构建特色政策体系,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与任务,强化法规支撑;抓调查监测,建成“一站多点”监测网络,设立8个国家监测站、503个样地及西部首个DNA实验室,完成黄河流域生物本底调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等专项调查;抓执法监督,开展“绿盾”“清风”行动,打击生态违法行为,落实长江禁渔、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执法,运用遥感技术监管自然保护地及秦岭区域,并将生态问题纳入省级督察;抓协同合作,秦岭六省一市跨区域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保护、系统化支撑、机制化运行,探索“林长+院长”联动模式实现森林资源保护行刑、刑民无缝衔接;抓公众参与,‌‌结合“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等节点,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活动,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十四五’以来,商洛市聚力健全工作机制、开展监测评估强化监管执法、实施重点工程四大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赵倍表示,接下来,商洛市将切实履行秦岭生态卫士政治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机制,积极争取全市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落地,科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商洛力量。

雷关博表示,商州区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以夯实绿色发展本地为基础,坚持系统谋划、源头治理、绿色优先、全民参与,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先后获评全国第六批、省级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今后,商州区将持续深化创建工作,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大力培育绿色文化,发展绿色产业,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将认真落实《陕西省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陕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生态保护监管,组织实施“绿盾”重要生态空间强化监督,开展陕西省第五次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推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水平,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王祥宇

生态防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时政环境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