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福建省宁德市:全面实施近邻党建全域提升行动

2022年10月17日 19:27:14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郭文治 李静雯

宁德市召开全市近邻党建全域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

宁德市东侨开发区亿利社区党支部会同辖区金威物业党支部开展“红色物业暖心相伴”义诊活动。

福建省宁德市深入贯彻落实中组部等四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试行)》,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实施近邻党建全域提升行动,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全领域升级,基层治理水平全方位提升。

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治理能力

宁德市将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引领治理能力作为全域提升行动“1号工程”,推动组织、力量向下倾斜,建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战斗堡垒”。

锻造街道“轴心”。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5+3”机构人员配备和职能配置,街道班子成员兼任机构负责人,加强扁平化管理;按照“一县(区)一策、一街(镇)一清单”确定赋权清单200—300项,明确承接事项、职责边界;赋予街道综合管理权、人事建议权、对县直单位的绩效考核权等8项权力,细化考核标准及操作办法,确保“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有效运转;赋予街道部分行政执法权,推动城管、自然资源、林业、水利等部门派驻、下沉执法人员“县派街管”,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夯实社区“枢纽”。适应城市拓展建设新形势,通过村改社区、析置社区、新增建制等方式,新增城市社区15个,优化社区管理幅度;着眼增强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动党员人数多、下辖小区(网格)党支部多的社区升格为党总支(党委),开展评星定级工作,全面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党组织主导的议事决策、党员教育管理、联系服务群众等机制,“五星”社区党组织达到57%。

激活网格“末梢”。总结运用疫情防控斗争经验,细化网格作为基层治理基本单元,按照300—500户或1000—1500人覆盖范围划定社区单元网格,整合基层治理“一张网”,统一网格编码,建立网格权责清单、工作事项清单,完善事项准入、“费随事转”等工作制度;推动“一网格一支部”建设,网格党组织书记兼任网格长,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N名兼职网格员,推动3.73万名市、县(区)、街道(乡镇)党员干部全覆盖挂钩社区、包联网格,平时开展“组团服务”,应急时下沉“组团作战”,有效充实基层治理力量。

坚持区域统筹、上下联动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宁德市聚焦组织覆盖“空白点”、联动机制“薄弱点”,织密筑牢覆盖整个城市的党建“生态系统”。

纵向延伸到底。大力推动党组织向居民小区延伸,累计组建小区党支部413个、楼栋党小组430个,鼓励动员2300多名热心党员群众担任巷道长、楼栋长、网格员“两长一员”,实现居民小区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有力建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小区”五级架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现一声令下,一贯到底。

横向覆盖到边。全覆盖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推动市县领导干部兼任“大工委”召集人或“大党委”第一书记,选聘优秀离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街道“大工委”专职副书记;针对商圈、休闲公园等区域交织,管理主体交叉的特定区域,灵活组建区域性党建联盟22个,突出社区党组织或区域管理责任单位党组织牵头引领作用,强化区域内组织联结,有效融入城市治理格局。

互联互动高效。推行社区“大工委”轮值主席制、社区治理联席会议等制度,常态化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2200多件;将“双报到”作为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作用的重要载体深化落实,优化共建配对,平衡共建资源,推动社区共建单位与小区党支部结对,建立健全“需求清单”“共建项目清单”“资源清单”“在职党员岗位清单”“四张清单”,精准下沉资源力量;推行“E报到”线上报到平台,线上线下发动3.3万多名在职党员、7500多名离退休党员回居住地社区、小区报到服务,采取星级评定、积分银行等办法,推动认领“微项目”“微岗位”4万多个,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好事7300多件。

坚持服务为纲、奉献为本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指数

宁德市深入实施党建民心工程,以服务群众实际成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

解决揪心难事。紧盯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物业管理难题,大力推进社区小区物业党建联建,成立市级物业行业党委,出台“红色物业”星级评价办法,选派物业党建指导员158名,推进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组建社区“红色物业联盟”,深化“1+3+N”(1是小区党支部,3是业委会、业主监事会、物业,N是职能部门等各类组织)近邻党建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停车位、公共收益分配等物业管理难题800多件,把物业发展成为党的群众工作队;针对无物业老旧小区,总结借鉴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成功经验,试点成立23家社区党组织领办的物业企业,采取“政府先期投入+先尝后买”的运营模式进行兜底服务。

供给暖心服务。注重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服务,深化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五社联动”机制,引入社会组织、社工机构540多家,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公益课堂、幼儿托管、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推进“一小区一志愿服务队”建设,动员警察、医生、律师、教师等专业能人成立“敲门帮帮团”“小区巡逻队”“心愿守护团”等邻里志愿服务队1300多支,实行“爱心银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把服务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

丰富贴心关爱。社区党组织牵头,常态化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活动,建立居民问题清单、民生实事台账,通过“邻里心连心、点亮微心愿”“5250(我爱我邻)”等载体,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5600多件,开办困难送温暖、结婚送祝福、生病送关怀等“十送”关爱、社区“春晚”等特色邻里活动;聚焦“一老一少”,统筹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0个、互助孝老食堂28个、“四点半”课后学堂81个,帮助居民解决后顾之忧。

坚持资源整合、多元供给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水平

宁德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资源往基层倾斜,让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

强化统筹调度。制定《关于全域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落实8个方面26项工作任务;实行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梳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重点项目22项,各县(市、区)品牌项目10项,建立季度调度、专项督查、集中通报等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持续开展精品示范培育,市级每年集中培育30个“近邻党建”示范社区、30个示范小区和30名优秀社区(小区)党务工作者,并巩固深化10个精品社区,加大奖补力度,提升典型带动效应。

建强骨干队伍。实施“头雁引领”行动,制定加强村(社区)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监督管理21条措施和激励保障8项机制,实行“逐社观摩、整县(区)推进”等交流学习制度;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统一设置3到4类岗位,每岗一般12个等级,薪酬待遇参照事业干部管理岗位;深化“导师帮带制”,试点成立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个人命名的“导师帮带工作室”,加强跟班学习、结对帮带;制定《城市居民小区党支部书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党(工)委备案管理、社区党组织日常管理制度,优先从优秀居民党员、离退休党员中选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储备社区后备力量。

夯实实体支撑。加强城市基层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功能建设,市管党费支持250万元,市县乡三级筹措资金6000多万元,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场所置换、闲置资源盘活等办法,新建改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9个,建成小区“近邻红色驿站”239个,充实丰富党员工作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服务功能设施,完善“15分钟服务圈”。(图片由宁德市委组织部提供)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0月17日  第23 版)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越玥

社区功能时政福建省府党组织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