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城关街道盐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岗为返乡流动党员就学习运用“同心三原流动e家”小程序进行专题培训。
三原县返乡流动党员在“同心三原流动e家”小程序平台浏览新闻信息。
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有效途径和形式,主动谋求信息时代发展红利,以新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在基层流动党员之间的流行作为契机,创造性发挥“互联网+”和数据分析优势,创新设计“同心三原流动e家”小程序,构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为实现流动党员教育培养精准化、服务管理个性化、作用发挥实际化“三化”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式。
构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
三原县以“三化”建设为主体,设计“同心三原流动e家”小程序,形成集学习管理、沟通交流及服务保障于一体的闭环系统;运用信息手段对有限的党务资源进行整合,将全县2200余名流动党员有效地组织起来,建立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临时党支部”,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扩大党组织线上和线下的影响力。
建制度,抓管理,流动党员“上册子”。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抓手,对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入党时间、流出时间、流出地点、工资收入等基础信息进行摸底排查,汇总形成流动党员信息库;以电子数据形式上传至小程序后台,为每名流动党员构建电子信息档案,作为电子身份标识;通过“姓名+身份证号码”相互印证的方式进行注册及登录,基础信息发生变化时,提交修改申请和依据,审核完成即自动更新;对于新流出党员,由有权限的管理员在后台建立电子信息档案,纳入党组织的管理,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最大限度减少了“口袋党员”,让党员管理不留真空。
分权限,全覆盖,流动党员“进家门”。形成县委组织部、基层党(工)委及党员个人分级分类设权限的管理体系。县委组织部拥有最高管理权限,可对网络平台的所有信息进行发布、分析、识别、审核和浏览等;基层党(工)委具有二级管理权限,可对下辖党组织和党员进行管理。党员个人可在平台内进行学习并上传学习心得、思想汇报,也可进行交流研讨等,通过在平台学习,进一步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意识。
搭平台,重培养,流动党员“不掉队”。教育学习是一切革新、进步的根本,“同心三原流动e家”以建立学习培训资源库为重点,在首页设置新闻动态、通知公告,与微信公众号“三原县党建”同步推介各级党组织亮点做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推送时政热点、理论知识、家乡党建等要闻动态;设立“党内法规”板块,上传党内重要的规章制度细则等,强化流动党员的学习意识,增强党性修养和外在本领;借助“同心三原流动e家”开展的远程教育,有力消除学习主体、内容、形式上的“空白”和“死角”,有效解决时间和场所限制等教育难题。
强载体,增动力,流动党员“不脱编”。针对部分流动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积极性不高、时间地点难匹配的问题,开设“组织活动”板块,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主题教育活动等组织活动搬到“同心三原流动e家”,由党(工)委上传党组织活动的会议纪要、党课的学习资料、文件精神等,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了解组织动态安排,快捷准确掌握党组织活动内容。此外,还搭建内部交流平台和互动机制,党员可在“学习心得”版块上传思想汇报、学习小结,在“党员论坛”板块留言表达诉求、提出建议、互动交流等。针对典型问题、诉求,党组织还会及时进行回复反馈,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进而提升组织活力,优化党内生活氛围。
强监督,促落实,流动党员显活力。通过小程序创新管理模式,设置“党费”和“积分”模块,倒逼流动党员自觉纳入到各级党组织的监督管理当中;制定《三原县流动党员党费收缴说明及交纳要求》,详细说明各类人群的党费交纳标准及党费交纳要求,确保流动党员能精准计算党费交纳基数,足额上交党费;探索“积分累计”功能,将流动党员的学习下载次数、心得上传频次、新闻浏览时长等情况按照不同分值赋予积分,使用一定积分可在“积分商城”板块兑换学习用品,给予党员在学习上的正向激励。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流动党员线上管理,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容与形式,彰显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信息化赋能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原县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和“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办实事”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党的基层组织融入到网络之中,使党的工作从线下走向了线上、手段从传统走向了创新、管理从模糊走向了精准、服务从被动走向了主动,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老、大、难”的问题提供了参考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习教育更加主动。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变线下集中为网络机动学、变照本宣科为随身灵活学,满足流动党员利用碎片时间持续阅读和学习的需求,使得党员教育即时化、数字化、个性化,为流动党员打造了一个时刻在线的学习课堂,极大地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频率和学习效率。截至目前,已推送要闻动态、学习资料、会议纪要等80余条,流动党员主动上传学习心得600余篇,每天平均有300余名流动党员通过“同心三原流动e家”进行学习,流动党员学习积极性显著增强。
组织生活更加便捷。通过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库,由各党支部派专人在组织活动开展前与流动党员进行联系,提前通知,在微信群面对面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征集意见建议,实现“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可视可感。将流动党员纳入民主评议范围,接受党员、群众代表的监督,确保流动党员即使身在外地,也能同其他党员一样开展对照检查、问题整改;活动结束后,可以及时将会议纪要,学习资料上传小程序,确保未按时参与的党员在会后了解活动内容,一定程度上解决管理手段单一、流于形式等问题。目前,已有400余名流动党员参与线上“主题党日+”学习并发表感言体会。
沟通氛围更加通畅。搭建的内部交流反馈平台成为“同心三原流动e家”的线上载体,密切流动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联系,拉近了流动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距离,让流动党员从“无家可归”到“主动回家”。截至目前,收到流动党员意见建议310余条,党组织回复率达100%,办结率达95%;流动党员之间交流也更加频繁,每条论坛的平均回复数达30余条,实现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之间、流动党员和流动党员之间交流“零距离”的接触,营造了良好的互动、沟通氛围。
作用发挥更加明显。对于一些常年在外创业,有着丰富工作阅历和实践经验的流动党员,三原县因势利导、积极鼓励,营造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针对优秀典型案例,在“同心三原流动e家”刊登宣传,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其他党员把向先进学习的成果转化为争当先锋党员的实际行动,从而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弘扬担当精神,努力坚定提高党性修养,做信念坚定的先锋党员。
管理服务更加精准。通过后台信息库,可以全面掌握每名流动党员信息,做到数量、去向、思想、职业“四清楚”,实现动态联系;可以了解流动党员家中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后顾之忧;摸清流动党员技能,根据党员技能情况,分类传递就业培训信息,引导流动党员支持家乡建设,争当助力家乡发展的“后援团”。互联网管理模式的开启使流动党员管理方式更加多样化、体系更加标准化、数据更加电子化、决策更加科学化,既全面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也能为党员提供具有人文关怀的个性化、专业化、敏捷化的服务,最大化方便支部工作的开展,让更多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制度创新让流动党员管理更高效
三原县深入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制度,运用“同心三原流动e家”平台创建流动党员“大家庭”,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管理就覆盖到哪里,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促使流动党员正常参加组织活动,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通过大数据,使流入地党组织和流出地党组织双向管理、有机衔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及服务工作,使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流而有学、流而有为”,增强流动党员的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线上积极开展争创“回馈标兵”活动,鼓励外出务工创业有成党员的企业回迁、资金回流,促使广大流动党员成为一面流动的旗帜,成为团结带领身边群众共同奋斗的先锋模范。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0月17日 第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