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额济纳旗:“五化”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标准化建设基础

2022年10月11日 21:08:14 内蒙古文明网

近年来,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坚持接地气、标准化、全覆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更具显示度。

经费保障制度化,政策支持给力

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对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手册》主动作为。2020年以来,旗委政府每年投入18万元,保障9个苏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明团结超市”建设运行全覆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积极性。2022年,当地财政筹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专项经费28万元,实现28个实践站资金配套全覆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阵地打造规范化,配齐队伍设施

深入推进自治区“标准化建设年”活动,实体化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8个;在社区、窗口单位、市民中心设立“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65个。全旗现有志愿者4977名(含中国志愿服务网注册志愿者2395人),“北疆新时代”注册志愿服务组织91支,需求管理员80名,发布群众需求675条,形成“平台制单、群众点单、志愿接单、所站派单、活动晒单、群众评单”的志愿服务工作闭环,让文明实践处处可见、时时可感。

额济纳旗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培训。(来源:中共额济纳旗委员会宣传部)

额济纳旗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培训。(来源:中共额济纳旗委员会宣传部)

培训指导精细化,提升品质内涵

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专题培训班6期、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培训会2场,开展实践中心建设观摩交流会,通过实地走访、定期报表、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调研指导,深度掌握各实践所、站标准化建设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挖掘典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精心培育“胡杨树下学党史”“护航神舟”“红色代办”“红驼铃”等一批本土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参加全盟“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 志愿驼乡行”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并获奖,进一步拓宽文明实践内涵建设路径。

志愿服务特色化,精准对接需求

聚焦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任务。2020年以来,额济纳旗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分众化、互动式宣讲468场次,举办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班18次,理论宣讲1068场次,受众9.7万人次;开展“文化下乡”“法治乌兰牧骑进基层”活动2353场次。利用“村村响”大喇叭播放文明实践广播106期、1352次、2497小时,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

额济纳旗“胡杨树下学党史”基层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来源:中共额济纳旗委员会宣传部)

额济纳旗“胡杨树下学党史”基层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来源:中共额济纳旗委员会宣传部)

融合发展科学化,宣传氛围浓厚

构建“四中心联动、多层级共享、一体办实事”为民服务新格局,用好传播新思想的“主阵地”、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文化涵育的“主渠道”,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开展“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895场次、参与志愿者5328人次、覆盖群众1.6万余人次,传递社会正能量,让文明风尚浸润人心。

额济纳旗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深化拓展,构建宣传矩阵,延伸服务触角,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不断提质扩面、提档升级,使之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乔妙妙

志愿服务服务标准化时政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