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盐池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普法教育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9日 19:04:05 宁夏文明网

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关系到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近年来,盐池县关工委围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建立起党政统一领导、关工委主动作为、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四位一体”青少年普法教育体系,切实打造出盐池县青少年普法教育“盐池品牌”。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全区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和“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

高度重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启动后,盐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青少年普法教育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未来工程、“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积极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会议全面安排部署,明确目标任务镇、街道办、县直相关单位成立青少年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建立机构人员岗位目标责任书,层层签订责任状。同时,将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纳入全县综治考核和关工委考核内容,要求各乡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经费保障,县财政按照人均2元/年标准将普法经费列入预算,确保青少年普法工作扎实开展。

主动作为凝聚强大工作合力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盐池县关工委主动牵头,承担起青少年普法教育各项工作。

以读本为载体,学用结合。先后筹集20万元征订《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无偿赠予各中小学,作为活动主要教材,收回学生学习心得、小散文、绘画、摄影作品8000余篇。邀请五老人员编写《青少年普法教育三字歌》,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具体化,使青少年易学、易懂。

以活动为契机,灵活多样。根据青少年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讲身边法制小故事”“模拟法庭演示”“法制与我同行”“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动,广泛开展“争做守法小公民”“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活动,表彰50名“守法小公民”、20名“好少年”;开展“全县青少年法律知识试题竞赛”,切实激发青少年学法热情。

以“三爱”教育为引领,多措并举。与乡镇、学校积极配合,摸排出“四类重点青少年”98人,充分发挥“五老”与“十大员”的作用,组织“五老”对网吧、电子游戏厅进行突击监督30余次,会同文化部门取缔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有效净化了学校周边环境。

以主题教育为抓手,有力有序。以盐池红色教育资源为抓手,开展“童心向党,爱我中华”“童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守法好少年”“童心向党,健康成长”等系列主题活动,组织3000名中小学深入学习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强化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齐抓共管精准普法打出组合拳

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不单单只靠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各部门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合力,共同发力,切实打出新时代青少年普法“组合拳”。

注重打造青少年普法宣讲团。组织“五老”和相关法律专家到中小学和社区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的普法宣讲活动3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2万余人次。培育聘请28名中小学生为盐池县小小法制宣讲员。

注重推进“法律进学校”。以“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和“零犯罪学校”创建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制副校长”制度,组织学生及家长走进法制广场、宪法苑,由“五老”人员、小小法制宣讲员讲法律小故事、观看法律名人雕像,利用课外时间组织青少年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通过“以案释法”“现身说法”,让青少年心理受到震撼和洗礼。

注重把握重要节点。积极协调,教体局、司法局、团委、综治办全力配合,组织全县各中小学利用活动日、纪念日、节庆日走进广场、街头等人群集中的地方,通过设点咨询、播放录音、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宣传。组织实施各类普法宣传活动60余场次,印发普法大礼包6000份,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教育与“发扬延安精神”“传承老区红色文化”活动相结合,先后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盐池县博物馆、祭扫革命烈士墓,进一步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盐池县解放85周年等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掀起普法教育热潮。

广泛参与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

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需要全社会重视和关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家庭都把孩子规矩教育放在首位,加之社会大环境影响,青少年普法工作才能扎实有效推进。

强化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探索“云端普法”模式,建立“红色盐池”APP、“盐池普法”微信公众号,按要求及时更新政策、法治等内容,运用“大数据”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拓展新渠道。建成盐池县“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广场、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大水坑镇法治文化长廊、青山乡法治文化广场、营盘台村千字文等新型阵地,形成了县乡村组四级法治文化的全方位宣传格局,为青少年普法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让广大青少年时时处处能接受法治教育。

创新宣传形式,扩大普法影响力。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学党史、懂法治”戏曲、歌曲、快板进校园等活动,通过“精品剧目+互动讲解”形式,生动形象普及法律政策和党史国史知识,并成立盐池县博物馆金牌讲解员工作室,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社会教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法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针对部分进城务工家庭学生放学后缺少家庭辅导的情况,各社区探索成立“社区5:30学校”,由普法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进入社区为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心理疏导,特别是对留守、流动、闲散、失足以及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青少年群体进行“一帮一”“多帮一”普法教育。

推动普法宣传,多方位深度融合。积极开展“模拟法庭”点亮法治梦想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活动,通过开展模拟法庭增强未成年学生的法律意识,以一种“体验式”的普法教育,让同学们融入角色中,接受案例给予启示,切实激发未成年人学法积极性与参与性。利用课余时间组织青少年开展课外法治实践活动,分批次到县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看守所等接受警示教育,通过“以案释法”“现身说法”等形式,让青少年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通讯员 韩风娟)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乔妙妙

青少年教育法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司法局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