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福州一千多个公共道路泊车位被装上一种黄黑相间的智能翻板,超出免费停车时长后智能翻板会自动升起锁车,给不少车主带来不便。据澎湃新闻报道,接到市民投诉后,福州市城管委近日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涉事公司立即暂停道路泊位机器人的建设工作,尽快恢复路面原状;同时对该公司罚款两万元。
一些车主为逃避智能翻板,将车辆停在两车位中间。图据报道
据报道,在泊车位安装智能升降地锁,本是保障城区停车便捷、解决“僵尸车”占据公共停车位资源等问题。但有市民在使用后提出质疑,认为此举不是为了智慧停车,而是强制收费。智能升降地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翻板升起后开始计费,等车辆缴费成功后,翻板才会降下,让车辆驶离;车主不知情或未留意,“车辆底盘很可能就会被磕坏”。翻板为计费而“自动升起”,确有“突然袭击”之嫌,没有考虑大部分车主的驾驶习惯,很显然是把车主权益置于次位。此外,安装道路泊位智能翻板需要破路施工,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施工前需要到福州市城管委进行破路审批,但涉事公司并没有向主管部门提交审批文件。当地主管部门及时喊停泊车公司行为,是对民意诉求的回应,也是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纠偏。
近年来,不少城市引入智能停车系统设备。比如武汉日前试点安装30台“道路停车泊位机器人”,一方面对规范停车秩序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市民感到不适,一名车主驶离时即被刮伤底盘;甚至有的设备安装在路边排水沟上,导致部分区域出现积水和污物堆积。
城市智能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但多地智能地锁引发市民吐槽,值得城市管理者反思:智能地锁不是不能装,而是怎么装;智能地锁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给车主添堵的;停车秩序和收费公平需要兼顾,管理便利与停车安全需要平衡。每一把智能地锁的安装,都应该遵守科学论证、信息公开、合法施工的边界。城市公共道路更不是谁家后院,未经审批、擅自挖掘道路安装智能升降地锁,升起的是“停车费”,降下的可能是城市管理的形象。
泊车位可以智能“升降”,升的应该是市民的停车体验,降的应该是停车的麻烦,而不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