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

忍无可忍!沪上商务楼这一大波“超级巨无霸”,极度扰民!

2025年08月21日 17:04:23 上观新闻

宝山区大华二村二街坊多位居民向“生态环境局长接热线”行动反映,前不久,新沪路689号一商务楼内,有企业在外墙上安装了3台大型散热风扇,每天昼夜不停运转,发出的刺耳噪声伴随滚滚热浪,搅得附近居民不得安宁,“整个人都要崩溃了,阿拉实在是忍无可忍!”

热浪噪声备受煎熬

居民们告诉记者,新沪路689号原为玩具制造厂,数年前企业搬迁后,3栋厂房改造为商务楼对外出租。其中2号楼紧邻大华二村二街坊,最近处与居民楼仅隔不足15米,楼内聚集着培训机构、票务公司等十余家单位。

记者来到现场看见,2号商务楼的外墙上挂着不少空调外机。“白天空调外机声音不大,忍忍就过去了。”居民王先生讲,真正让人难以忍受的是4楼外墙的3台散热风扇。这些“庞然大物”叶片直径近1米,自投用后便每天24小时高速运转,发出的轰鸣声在夜间尤为刺耳。“尤其晚上噪声非常大,即使关上窗户也能听得一清二楚,就算戴耳塞也能听见,我70多岁的父母原本和我同住,实在受不了这噪声煎熬,只能搬回老房子。”

商务楼4楼外墙上的散热风扇昼夜运转噪声轰鸣

除了噪声污染,风扇排出的热浪同样令人煎熬。“一开窗就像有股热气扑过来,闷得人头晕脑胀。”居民们说,由于商务楼企业变动频繁,他始终不清楚这些风扇的安装方是谁,更不明白为何要昼夜不停地运转,严重影响了居民们的日常生活。

执法部门查出祸首

在居民们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诉求后,宝山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二中队接单迅速上门查看。经查,涉事企业为一家从事云计算装备服务的科技公司,其租下4楼一房间用作数据中心,室内虽然仅100平方米,却存放了约400台的电脑主机。

“一进门就像进了桑拿房,十多个两三米高的机柜上堆满主机,电线像蜘蛛网一样缠在一起,待几分钟就满头大汗。”执法大队二中队负责人陈静回忆道。因数百台主机同时运行产生大量热量,机房内温度很高。为了散热通风,企业拆除原先的玻璃窗,换上百叶窗,并安装了3台风扇昼夜散热。而风扇运转时,噪声巨大,对隔壁居民造成严重影响。

企业机房内堆满电脑主机

执法队员当场联系该企业负责人,要求调整风扇运转时间,提出夜间尽可能关闭风扇,并采取降噪措施。对方起初答应整改,但居民后续反馈称,情况并无好转。执法人员再次约谈企业负责人,明确告知其噪声排放标准和违规后果,“如果再不整改,就开展噪声检测,启动立案程序。”最终,该企业承诺主动撤走电脑主机,为机房重新选址。昨天,记者实地走访发现,400台主机目前已全部移出,外墙上的风扇和百叶窗也已同步拆除,恢复了建筑原貌。“这下总算告别了噪声和热浪,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王先生如释重负。

风扇和百叶窗已经拆除

电脑主机已经全部搬离

扰民难题如何破解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显示,近年来,噪声污染已成为生态环境类诉求的“高频项”。宝山区生态环境局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共受理噪声投诉217件,占诉求总量的28%。其中,社会生活噪声(如装修施工、空调外机、高音喇叭等)为主,工业生产噪声不足15%。

由于社会生活噪声具有距离近、瞬时性强、隐蔽性高、易反复等特点,执法取证和整治效果均面临挑战。对此,宝山区生态环境部门打出组合拳,着力破解这一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

一是压实企业责任,接诉后第一时间上门核查,约谈责任方解读噪声污染法规,共同制定整改方案并明确时限;二是强化联动执法,对整改缓慢或调解效果不理想的工单,立即开展专业监测,联合多部门加大处罚力度,推动问题清零;三是发挥调解效能,引导当事双方良性沟通,推动问题有效治理。例如针对广场舞噪声,推动签订社区文明公约,明确活动时段与场所,或建立“市民园长+保安+志愿者”三级管理模式从源头管控;四是落实回访机制,严格执行“三联系两明确”(事前、事中、事后三次电话联系,清晰掌握诉求与处理目标),与市民保持有效沟通,跟踪整改进度并建立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责任编辑:张阿嫱

民生社区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