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干部必备书《采编实用技巧88讲》出版发行

2022年05月23日 16:50:01 中国网海峡频道刘国昌

近日,人民日报出版社岀版了姚赣南、常亮合著的新闻学著作《采编实用技巧88讲》,很受读者欢迎。

微信图片_20220523164439.jpg


纵观全书,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从目录中大家可以看出,该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八十八讲”,举凡新闻写作的诸多议题均有所论及。从发现新闻到选题策划,从消息通讯到新闻评论写作,从修改稿件到版面设计,从新闻理论学习到提高媒介素养等,几乎都写到了。如此丰富的内容,给受众提供了一个新闻写作知识的窗口,给人们一个极大的选择天地。

翻阅这些篇章,你会强烈感到,这些篇章不是一般地坐而论道,而是针对性很强。有实例,有剖析,有指点,让人读后有启发,有收获。

应该说,这是很难得的。时下有关新闻写作的书籍不少,但像这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书籍不是很多,这是一件大好事。

二、真知灼见,指导性强

这本书的又一特点是:富有真知灼见,指导性强。书中很多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如“新闻稿除了时间新,还可写什么‘新’?”“怎样培养新闻敏感?”“写好人物通讯的‘十六字’方法”“怎样写网评文章?”等。这些文章不仅标题上有新意,吸引人,细看内容更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文贵有新意。没有或缺少新意,于人何益?他俩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并身体力行。结合长期的新闻实践,不断挖掘、总结出不少真知灼见。比如对于新闻价值、新闻敏感、新闻策划、新闻背景等这些概念,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具有鲜明的特色,读后很受启发。

三、结合实际,操作性强

姚赣南和常亮经常在工作中热情为广大学员服务,与他们建立了感情,还从培训中了解到学员的不少需求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收入该书的文章不少都是结合这些实际而发,具有操作性强的显著特点。

比如:“单位经常开展各项活动,新闻稿怎么写?”

再如:“通讯员的优势与短板是什么?如何扬长避短?”

还如:“如何克服写作中‘眼高手低’的毛病?”

这些都是从实际出发的好题目,文中详细讲述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员看了、消化吸收后,就能派上用场。

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指导新闻写作的书籍也一定要体现这个特点。时下有些介绍新闻写作的书籍,失之一般说教多、可操作性差。这本书则与此截然相反,既保持了理论的科学性,又做到了结合实际、操作性强。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四、文笔流畅,感染力强

品读书中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比如《写作灵感从何而来?》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写作灵感似乎是个玄而又玄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突然出现,又转眼消失。然而,它是确实存在的。有了写作灵感,创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没有写作灵感,写了一会儿就写不下去了,只好看着天花板发呆。”

类似这样的文字,书中有不少,大家可以细细品赏。

在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工作也是文字工作。因此,作为记者编辑,文字一定要好、文字功夫一定要深,这是毫无疑义的。只有文字好,才能写出好的报道、好的评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从他俩的文章中可以得到答案:勤写苦练。

本书作者能一直坚持写作,笔耕不辍,这是难能可贵的。从他俩身上可以看出,写作固然是职业的需要,更是生活中一种美好的追求。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坚持勤写苦练,使文字水平不断提高,日臻完美,就一定能够给人送去美的享受。

以上四个特点,恐难于全面概括该书的特色。但我认为,这四个特点是最为突出的。望大家在阅读时细细品味!(作者系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国昌)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瑶

文学读书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