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5日10时,陕西省铜川市委、市政府召开“喜迎二十大,建功在铜川”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焦新学致辞,介绍十年来铜川市生态环境局的工作情况。铜川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建政、张建翔、廖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铜川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王乐平主持。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僮鑫摄
焦新学介绍,这十年,全市一盘棋,形成环保大格局,积极推进环境监管执法方式转变,持续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积极推进环境监管执法方式转变,持续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
据了解,铜川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主任、组长的生态环保委员会和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签订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实施“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及其配套办法,推动行政处罚、刑事司法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有效衔接。
2017年以来,累计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204起,其中实施配套办法案件259起,共计处罚金额6476万元。
用“加减法”推进工作成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做好“加法”,以“抑尘、治源、减煤、控车、禁燃、增绿”为重点,实施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VOCS(挥发性有机物)源和生活源“五源共治”,2018年—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35天增加到287天,投资12.65亿元实施漆水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漆水河主管网改造及南北市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整治雨污混流问题172个,沿河散排口全部清零;石川河岔口断面水质由以前的地表水Ⅴ类改善到2021年的地表水III类,进入“优良”级别,水环境质量改善率在全国339个地市中排名第一。
做好“减法”,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压减水泥产能25万吨,拆除16万吨电解铝生产线,关闭压减煤炭产能90万吨,整治“散乱污”企业263家;拆改燃煤锅炉1258台,散煤治理12.69万户;淘汰高排放老旧车辆7691辆,编码非道路移动机械1653辆。
“铜川样板”更绿色、更文明,高质量发展底气十足
十年来,铜川市被确定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入选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区,入选全国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列为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等。通过试点示范,铜川市统筹协调,以项目为引领,解决了一大批生态环境领域难点重点问题,打造了铜川样板,形成了一些可推广的铜川经验。先后命名为中国循环经济十佳绿色发展城市,连续4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践行生态文明发展优秀城市等。
焦新学说,铜川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按照“治气降碳强服务守底线、增水净土护生态保红线”的工作思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绿”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张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