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距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上150多公里外的脑木更苏木阿莫吾素草原上的呼和巴拉老人大半辈子都与牛羊为伴。都说呼和巴拉老人不爱说话,可当电力党员服务队队员们半个月来从她家里进进出出,发现她有说不完的话。
呼和巴拉的变化源于她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不久前,她家先通了电后又通了互联网。
十年前,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在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实施中通了网电,五年前丁计嘎查又赶上了新能源转网电工程,也通了网电。眼看着银线离自己家越来越近了,可是呼和巴拉家离最近的变压器也有12公里远,自己花钱通电得100多万元,这个巨大的费用使老人家的用电更是成了奢望。
八年前,呼和巴拉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内蒙古实施“光明工程”给四子王旗4049个用户安装了风光互补设备。“虽然做饭还是只能烧柴烧粪,但有了太阳能后晚上可以照明。有时,我还能就着灯光缝缝补补,可就算日照充足的时候,太阳能发电也最多可以实现三、四个小时的照明,如果遇上阴雨天,晚上也只能早点睡觉。”呼和巴拉老人回忆说。
“我家这里无电无网,手机就是个摆设,充电都要跑到十几公里外的邻居家去充。”一声叹息后,呼和巴拉老人说,“现在是信息时代了,家里有事情几乎都联系不上别人,有时跑到东边坡顶手机才能接收到信号,我才能跟别人通上电话。”
今年四子王供电公司在新能源转网电工程实施过程中,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并得到上级部门支持。经过精心规划,全力优化线路走向,从911大庙线架设电杆29根,将一台30千伏安变压器安装到了呼和巴拉家门口。9月8日,呼和巴拉终于用上了网电。
有了电,呼和巴拉马上将冰箱、电视、电磁炉、电饭煲、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等一一配齐,生活方便了不少。嘎查随后又积极协调通信部门,老人家很快就有了手机、电视信号。
在电力党员服务队去为老人家的电力线路做检修时,老人开心地念叨着:“党的二十大开幕,我终于能在电视上看到了,国家的新政策我也会第一时间知道了!我感觉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讲的就是我们的生活变化。我们嘎查很偏远,但这几年变化特别大,这一切得益于党的惠民政策。虽然我身在牧区,但时刻能感受到党的关怀。你们电力小伙帮助我解决了用电困难,这心里呀高兴啊,牧民的生活是越来越有盼头了……”(王晓瑞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