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邢青松建议,将农历九月初九确定为全国法定敬老日,并借此开展系列爱老敬老活动。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91亿人,占比13.50%。按照国际通行的划分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达到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目前,我国的数据为13.5%,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边缘。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中第一章第十二条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老年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重阳节,这一节日已成为全国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邢青松说,老年节这天,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会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参加秋游赏景、登山健体等活动;不少家庭中的晚辈也会带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希望进一步把老年节定为‘全国敬老日’,呼吁全社会民众都来尊敬老人、孝敬长辈。”邢青松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就明确规定了老年人的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宜居环境、参与社会发展等事项。将老年节确定为“全国敬老日”,也是贯彻落实该法规的务实举措之一。
邢青松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全国敬老日”当天,组织对6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慰问;鼓励社会各界提供为老助老公益志愿服务,从而进一步营造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