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与东盟海陆河相连,拥有538公里海岸线和101公里边界线,是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城市、沿边开放新高地。防城港是中国主枢纽港之一、西部第一大港,现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52个、20万吨级泊位5个,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多个港口通商通航。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和5个边民互市贸易区(点),东兴口岸是我国陆路第一大口岸,年出入境人数超1200万人次。建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连接东盟与中国内陆的港铁联运、公铁联运、港公联运等多式联运体系。
防城港市是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的核心区、重要的现代临海工业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煤炭进口配送基地、食用植物油籽加工基地和磷酸出口加工基地,建立了以临港沿边绿色制造业、海陆空一体化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新体系,形成了以盛隆冶金、金川有色、大海粮油、中铝华昇、广钢集团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的金属新材料、化工、能源、粮油食品等百亿级支柱产业。防城港年产钢铁2000万吨、氧化铝200万吨、电解铜80万吨、食用植物油185万吨,高端冷轧钢板、石墨烯防腐钢材等项目建成投产,电线电缆、五金铜卫浴等一批产业项目集聚发展,全国每十桶食用植物油就有一桶产自防城港。
防城港市拥有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防城边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多个国家级平台,享有沿海、沿边、少数民族、西部大开发等多重叠加优惠政策,建有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互市贸易区,全国首个东盟货币服务平台,全国唯一联接东南亚的海陆冷链物流通道,全国第一家跨境保险服务中心。
防城港市依港建城、依港兴城,三岛三湾交错分布,拥有百里金色海滩、1万多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国唯一的红树林国际示范区,是一座“城在海中、海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这里拥有世界唯一的国家级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和延绵百里的十万大山,全市森林覆盖率近62%,动植物种类繁多,享有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氧都、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白鹭之乡、中国肉桂八角之乡等美誉。这里气候宜人,阳光充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主要河流水库及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均排全国前列。
绿色制造业。临港绿色大工业,重点在钢、铝、铜和粮油加工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上补链延链强链,引进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海工装备等工业新业态,引进冶炼—加工—应用的铜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引进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铝制品—再生铝及配套全产业链项目,引进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加快建设饲料产业园。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智能高端千亿级钢铁产业基地、铜产业基地,以及超五百亿级铝产业基地、粮油加工基地。
“边”“山”绿色加工制造业。沿边绿色加工制造业重点引进出口东盟市场的制造企业、利用东盟进口原料的加工企业,打造中国—东盟贸易加工基地。十万大山绿色加工制造业重点打造木制高端绿色家居全产业链集群,建设十万大山中草药种植加工和研发基地,发展现代中药、保健品等产业,形成绿色农产品品牌。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渔光互补等清洁能源,谋划建设千亿级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储能设备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材料等产业,培育壮大海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积极参与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谋划布局大数据运营中心、集成电路、智能健康管理等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现代物流业。防城港市发挥港口型与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协同效应,构建以东湾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为引领区、高新区物流园区为核心区、企沙物流园区为拓展区、沿边口岸产业园区为联动区的全域物流网络。重点引进现代制造业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以及电商物流等业态,推动多业态物流蓬勃发展。重点引进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业深度融合。
现代服务业。防城港市围绕绿色制造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引进科技服务业、港航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做专做强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引进特色文旅业、医疗康养服务业、城市商品零售业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实施《关于支持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改革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主要包括促进医学国际合作、支持主导产业发展、支持建设重点平台等内容。试验区以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为导向,大力培育和发展实验动物繁育、药物临床前研究、传统医药开发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建设医药制造产业园、医疗服务产业园、医学创新产业园三大产业园区,务实开展国际医学健康交流合作。
边境旅游试验区。2018年3月,国务院同意设立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试验区重点培育中国西南滨海休闲度假旅居目的地、中越边关风情商贸购物旅游目的地、中国防城港国际医疗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滨海山地体育健身旅游目的地等4大旅游目的地;重点打造国家边海风景道示范带、十万大山国家级森林生态康养示范基地、防城金花茶国家特色农业综合示范园等3大文旅发展示范基地;重点建设江山半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澫尾—金滩京族文化旅游区、防城港山新—簕山滨海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东盟健康运动产业园、北仑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十万大山南麓灯草坪国家级草原自然公园等6大品牌文化旅游区。
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实行“两国一区、境内关外、自由贸易、封关运作”管理方式,实现“一线放开、自由流动、二线管住、高效运行”。中方园区按照“1+7”,即1个核心区(围网区)10平方公里和7个配套园区74平方公里进行规划建设,实行“前店后厂”的产业开发模式。围网区内享有跨境劳务、免税保税、原产地等特殊政策,将建成中国最具活力的沿边产业合作发展新高地,重点发展电子科技、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等加工产业,以及金融商贸、国际会展、保税物流、跨境旅游等服务业。
防城边境经济合作区。2021年1月,自治区批复成立广西防城边境经济合作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分为峒中和里火—滩散两个组团,总体规划布局口岸综合服务区、商贸物流区、贸易加工区、边境旅游区四大功能区,以进出口贸易、落地加工、边境旅游、金融服务、边境小城镇建设为主导,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边境经济合作区。
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防城港经开区位于防城港市东部,拥有90公里深水岸线,港口设计通过能力8亿吨,园区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东湾物流园区是广西唯一的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园区重点发展钢铜铝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合金材料、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目前已有盛隆冶金、金川有色、大海粮油、中铝华昇、广钢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建成投产,发展形成钢铁、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及新材料、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和现代物流等支柱产业。
防城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防城港高新区是自治区级高新区,规划面积45.4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构建“4+1”新型产业体系。规划到2030年,全面建成北部湾创新驱动特色区、防城港高新产业集聚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高端人才集聚区、国内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
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江山半岛总面积208平方公里,其中度假区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6公里,沿线分布皇帝岭、马鞍岭、潭蓬古运河、月亮湾、鯆鱼湾、白浪滩、白沙湾、怪石滩、白龙古炮台、珍珠湾、红树林等20多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集山、海、古、少、边等特色景观于一体。江山半岛作为防城港市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启动区和核心区,重点打造度假养生、文化创意、海上运动、教育科技、商务会议等产业经济的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