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别小瞧这株看似不起眼的烟苗,它可是咱们心头的‘宝贝疙瘩’,每天都在牵挂着呢!最近这阵子又是下雨又是降温,我们24小时轮班守护在大棚里,时刻紧盯着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生怕出现低温冻害、湿度过大、盐分过量析出等状况……”育苗场的负责人杨战锋一边查看温湿度表,一边说道。
李口烟站烟技员陈建平查看烟苗长势。
走进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李口镇育苗基地,眼前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一排排育苗盘犹如列队受阅的士兵,在水面之上秩序井然地飘浮着,承载着生命的奇迹;那群刚刚破土而出的烟苗“宝宝”,稚嫩而欢快地伸展出一片片色泽鲜亮如翡翠的叶片,饱满的水分折射出勃勃生机。
紧握苗棚管理“方向盘”
“育苗点卫生要加强,进入人员一律要实行足底消毒。今天户外最高温度21度,烟苗正处于出苗期,早晚要保温,中午适当通风即可。”清晨时分,李口烟站烟技员陈建平已奔赴苗棚一线,仔细检查棚内温湿度指标、育苗池的水肥状态,并将烟苗生长状况的照片实时分享至工作群中。“今年的天气较往年更为多变,气温反复无常、灾害性天气较多,务必增强棚内温湿度监控强度,以确保烟苗能够稳定茁壮成长。”
李口烟站烟技员谢显峰查看棚内温湿度情况。
“陈哥天天往我这边跑,不仅传授我们丰富的育苗经验,还敦促我们实施动态化的苗床管理。”育苗场负责人杨战锋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按照陈哥的要求,我们每天至少要做三次‘三温’检测——即基质温度、棚内温度和水温,同时观测烟苗出苗、长势和棚内温湿度情况。密切关注水位变化,及时根据天气温度变化和苗床监测情况,及时采取调整通风排湿、适时封闭棚膜并覆盖遮阳网、增减保温覆盖物等综合管控措施,以防极端高温导致烧苗和低温引发的冻害问题。”杨战锋说道。
“苗好五成收”。郏县烟草分公司组织各烟站网格技术员下沉育苗点,实施“一对一”精准技术服务。他们亲临指导育苗户进行规范操作,力求每位育苗户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着力保障烟苗健康无病害,最终达成优质壮苗的目标。
织密卫生消毒“防护网”
“平时要保持棚门关闭,减少出入棚次数,做好入棚人员的卫生和消毒工作,避免传毒感菌。”为积极做好烟叶生产备耕工作,李口烟站烟技员谢显峰每天周转于各个育苗大棚,查看烟苗根系生长和室内湿度、温度等情况,并为工人讲解育苗过程中的卫生消毒注意事项。
“现在是育苗的关键时期,卫生消毒工作不可忽视。我们严格督促育苗从业人员每天对苗棚内外环境进行清理消杀,落实肥皂水洗手、衣物酒精消毒、鞋底浸湿消毒液等预防措施,严防病虫害发生。”李口烟站站长张新帅说道。
深耕督导考核“责任田”
“随着地温的上升,烟苗即将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尽管目前烟苗还较小,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它们将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张新帅正细致地开展指导、巡查工作。“你们要时刻留意天气变化和棚内温湿度的情况,保持棚内温度在 25-28 摄氏度。当温度超过 30 摄氏度时,要及时通风排湿,以防止高温伤苗和绿藻的产生。”
“您说得对。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加强管理,密切关注烟苗生长状况,绝不能出现烧苗现象。”育苗场负责人薛战锋回应道。
为确保各育苗点育苗工作的顺利进行,郏县烟草分公司成立了育苗督导考核组,实行“责任到人制”。工作人员每天早、中、晚进行三次信息登记,详细记录烟苗生长情况、温湿度、营养液浓度、保温控湿等各类信息,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实现质量全程可追溯。该公司和烟站对育苗的各个环节进行双重考核,通过过程管控推动烟苗的精细化管理,为烟苗大田的适时移栽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实施育苗精细化管理,确保各育苗点的烟苗品质优良。目前,郏县各乡镇的漂浮育苗大棚内,育苗盘里点缀着片片嫩绿,烟苗长势喜人,出苗均匀、整齐、健壮。下一步,我们将以强化水肥管理、温湿度管理、间苗定苗和剪叶管理、病虫害防治管理、晾盘和炼苗管理为工作重点,确保培育出大小均匀、根系发达、活力高、抗逆性强的优质壮苗,为下一阶段的壮苗移栽大田工作做好充分准备。”郏县烟草分公司主要负责人梁少锋表示。(李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