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湖南郴州桂阳县仁义镇,片片田畴已换了新衣。烤好金叶,端牢饭碗。随着9月底烟叶收购完毕,当地烟农将烟田变作稻田,用株株稻秧播下新一季的收成。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郴州市人大代表、仁义镇党委书记周海燕。自2022年到任以来,抓好仁义镇的烟叶产业早已成了她日常工作的重心之一。
周海燕在田间指导烟农开展烟叶病害防控
仁义镇地处湖南浓香型烟叶核心产区,舂陵江穿境而过。全镇烟叶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烟叶10万担,是湘中南地区典型的农业大镇、烟叶强镇、烟稻名镇。近年来,当地政府认真践行“以烟稳粮、抓烟促粮”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烟叶生产传统优势,推动形成“烟田即粮田、烟业促稻业”的良性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烟叶产业是仁义镇的经济支柱产业,无论是80%占比的税利上缴,还是14.8万元的户均收入都来源于此。可以说,烟叶产业为仁义镇实现富民增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周海燕说道。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仁义镇白云村高标准烟田示范区
在周海燕的带领下,仁义镇近年来坚持走农业发展这条主线,以大力建设“烟稻名镇,和美之乡”为前进方向,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持续拓展烟叶种植产业链,不断巩固完善烟稻轮作产业布局,推动烟叶产业在支撑地方经济发展之外,在稳定基层治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发挥出更加多元化的作用。
“有了烟叶、有了产业,老百姓的生活就有了奔头,勤劳致富的理念就能深入人心。”在周海燕看来,业稳才能心安,能用辛勤的耕耘换得丰收的喜悦,便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期盼。
如今,仁义镇全镇共计烟农1552户,户均种烟面积21.65亩,烟叶种植成为当地百姓主要收入来源。与此同时,近年来仁义镇聚焦做好烟叶后半篇文章,深挖“烟叶+N”潜力,通过推动烟草产业延链强链,以烟叶产业为基础,加速实现多元化发展,为当地百姓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
湖南省桂阳县仁义镇鸿运烤烟合作社航拍图
“比如围绕烟叶育苗,我们自主开发了一种高效优质烟苗培育基质,并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进行商品化生产加工。今年我们桂阳烟区所使用的烟苗培育基质,绝大部分都由我们生产供应,仅此一项便产生经济收益1200万元。”周海燕介绍道。
除了发展育苗基质生产加工,在烟叶烘烤环节,他们建成了新型绿色燃料加工厂,专业从事生物质颗粒生产;在农田耕种环节,他们成立了烟用农机配套“4S”店,既为烟农提供如翻耕、起垄、移栽等各项农机服务,还兼营农机维修保养等项目。
“发展烟叶产业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其经济价值本身,同时也让我们的乡村振兴工作有了载体和抓手,对我们的整体发展既可以说是‘顶梁柱’,也可以说是‘催化剂’。”周海燕说道,“这片‘金叶子’帮我们引回了人、留住了人、生出了金,稳定的种烟收入让回乡创业年轻人多了起来;有力的税收支撑让政府投入公共服务与教育项目的资金足了起来;群众精神风貌的提升让村庄的环境美了起来;现代化的烟水配套项目让村集体增收的路径宽了起来。”
湖南省桂阳县仁义镇山河村山塘航拍
据周海燕介绍,自2014年至今仅烟水配套工程湖南烟草商业系统便累计投入7000万元,用于提升烟区宜机化、现代化水平,先后修筑山塘水坝160余座,疏浚灌溉沟渠465条,建成骨干沟渠64条、20.5公里,改善烟区灌溉条件。
同时,围绕烟叶种植绿色防控服务大农业,当地烟草部门积极构建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摆脱农业防控病虫害对化学药物的依赖,在仁义烟区已形成了集益蝽与蠋蝽捕食性天敌昆虫、赤眼蜂与蚜茧蜂同系寄生性天敌昆虫、斜纹夜蛾等三类害虫性诱捕剂、向日葵生态防控为一体的绿色防控体系,每年能为3.36万亩烟稻轮作区烟农实现隐形增收188.16万元。
湖南省桂阳县仁义镇五美新农村建设航拍
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伴随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完善,如今以乡村研学为代表的文旅项目,为仁义镇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可能。
“今年我们立足烟稻轮作优势,依托烟水配套项目,开辟了烟海观景、稻海漫步、葡萄采摘、农耕打卡、一村一品等农文旅项目,由于仁义距离县城较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周海燕介绍道。
夏观烟海碧波,秋赏稻田金浪。在烟叶产业的强势推动下,今天的仁义镇正踏着新时代发展的节拍,大步向着建设“烟稻名镇,和美之乡”目标不断迈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烟稻轮作优势,开足马力推动农机农业融合,提升亩产效能,进一步创响‘烤烟名镇’‘经济强镇’‘五美之乡’的品牌。”谈及未来发展,周海燕满怀信心。(邓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