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宏”“宏哥”“老刘”……每天刚上班,循着声音,就能看到刘玉宏在车间各机台间穿梭的身影。自1982年进厂以来,刘玉宏在河南中烟漯河卷烟厂兢兢业业,专注卷烟机维修工作,深研卷烟机滤棒接收机维修,把“小细节”做出了“大精彩”。
初心如磐行致远
刘玉宏作为卷包车间维修队伍里的一员,提到他,大家都很敬佩。用他们的话来讲:“论维修卷烟机滤棒接收机,他可是大拿。”
滤嘴供给是卷烟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卷烟机的滤棒接收系统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甚至可能造成整批产品的质量不达标。被问起为什么会专注于卷烟机滤棒接收机维修,刘玉宏说道,“刚进维修队伍那会儿,有一回滤嘴压痕很严重,几个人停着机器研究了好几天也没搞定,还是请教了兄弟厂家的同志一点点排除故障才解决的。那会儿我就想,我得快学多学,有一天就能靠自己快速解决问题,再不会像这样耽误生产了。”从那开始,刘玉宏格外留心学习卷烟机滤棒接收机的维修。
图为刘玉宏在自学卷烟机滤棒接收机维修基础。
“1994年我当维修工以来,从当年的YJ13型、MK95型等卷烟机,到现在ZJ17型、ZJ118型卷烟机组,每一种机型我都熟知如何进行维修。”刘玉宏就像海绵吸收水分一样,从各种渠道学习卷烟机维修的知识。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手到卷烟机维修“全才”,他走了十几年。
维修工作不仅要“广”,更要“精”。2007年,刘玉宏拿到了卷接机维修技师证书,但他没有就此停步,而是持续不断地在卷烟机滤棒接收机维修领域钻研,交出了多份技术创新改造的“答卷”,为卷烟机滤棒接收机的顺畅运行打牢了基础,也为自己获取了“漯河市技术能手”、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三十年的匠心倾注出了一手绝技。现在的刘玉宏,是卷包车间卷烟机滤棒接收机维修方面的专家。在他的带领下,卷包车间的卷烟机滤棒接收机出现问题总能第一时间解决。
奋楫笃行勇担当
“玉宏,你得给我看看10号机掉嘴到底是什么原因。虽然机器也能正常开机,但现在正是保供重要时期,掉嘴影响设备有效作业率和产品消耗,我还指望拿劳动竞赛第一名呢!”10号卷烟机操作工拦住了刘玉宏。
刘玉宏笑呵呵地回答:“知道知道,刚才提报给我了。你不说我也会去看的,保证不耽误你拿第一名。”
这个问题轮保组已经反复调试过了,虽然有所改善,但还是无法完全解决。刘玉宏被大家请来解决这个难题。
为了不耽误7点开机生产,第二天早上4点,刘玉宏便到达车间,利用设备短暂的停机保养时间对滤嘴供给部位进行了全面检查。机器开动后,他也时不时来观察掉落频次和掉落情况。
一天的忙碌生产终于结束,机器停了下来。这时刘玉宏对设备的问题也已经胸有成竹。
图为刘玉宏在校对卷烟机加速轮导轨。
他拎着工具对加速轮导轨进行重新校对,然后将排直轮的塑料挡板微微修剪。现场学习的维修工们对这一维修动作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刘玉宏对此进行解答:“导轨位置稍有错位,但是影响不是最大的。最重要的是这块弧板比机器长出一截,正好挡住滤嘴掉落。”这个问题是备件的加工误差导致的,刘玉宏凭借累积的工作经验与细致观察,及时发现了原因,为设备顺畅运行排除了问题点。
始于初心,臻于匠心。刘玉宏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守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一样的精彩。
乐于施教育人才
刘玉宏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他常说,现在的年轻人有理论,脑子活,车间的未来是他们的,维修的担子也得靠他们担起。他能做的,就是把经验和技术传递给他们。
刘玉宏会拿着有问题的滤嘴去考考大家:“来来来,看看这几个滤嘴,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看这个滤嘴压痕挺明显,有一个已经轧坏了。我觉得原因可能是各个鼓轮之间的交接位置错动。”刘玉宏的徒弟张翔第一个回答。
刘玉宏点一下头说:“还有别的可能吗?”
娄会东也接过滤嘴看了看:“也可能是导轨位置调整不当导致的。”
“没错,你们说得都有可能。我们一个一个去尝试。”刘玉宏满意地结束了他的“随堂考试”。
图为刘玉宏在讲解设备维修原理。
除了讲解,刘玉宏还会带大家现场实践。接装纸夹沫可能会造成皱纹、折边甚至漏气等质量缺陷。为解决夹沫问题,车间决定对ZJ118卷接加装正压吹风装置。“耳动十遍不如手动一遍,今天就由大家来进行加装工作。”刘玉宏对徒弟们说。
在刘玉宏的指点下,徒弟们动手在接烟鼓轮与靠拢鼓轮交接处加装了一套正压吹风装置,有效隔离了烟沫进入。经过这次实践,徒弟们纷纷表示,老师带领下的实操练习,使他们能够更好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刘玉宏多年来利用“理论+实践”的方法,为车间培养出了数名维修好手。但他却从不居功:“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了一点思考方向,能学到东西,还是靠大家自己的能动性。”
在不忘初心中浇筑匠心,三十多年来,刘玉宏把卷烟机滤嘴维修这一件事做到了极致。他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更是自己专业里的“大行家”。如今,刘玉宏依然日复一日忙碌着,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于平凡中绽放非凡之光。(张雅楠 孟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