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 | 2025年度许钦松创作奖征稿启动

2025年04月20日 21:13:04

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漂泊感"、"孤独感"与"归属感缺失"已成为青年群体中不容忽视的现象。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从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年轻人在都市喧嚣中寻找心灵栖息地,"四海为家"与"无处为家"的矛盾日益凸显。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道出了家是万物依恋与向往的根源,而《诗经》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楚辞》中“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体现的游子之思,更是以超越时空的力量,触动每个人的心弦。

家,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心灵深处的情感归属。它超越了地域束缚,成为内心世界的温馨延伸;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个人成长与经历不断重塑;它是情感与责任的交汇点,促使我们将深情转化为生活智慧。

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在探寻"家"的真谛——它或许不是固定居所,亦非社会定义的框架,而是内心的真实映照,是我们追求平和与满足的永恒旅程。

艺术,作为情感的表达方式,承载着记录时代变迁与人民心灵的重任。青年艺术家通过创作,不仅反映现实,更能深入探索"家"的多重意涵。

心怀希望,勇往直前,2025年"许钦松创作奖"邀请新一代创作者坚守初心、勇于探索,在寻找家园的征途中,用艺术记录情感变迁。以艺术为锚,探索"家"的多重含义,用画笔描绘心灵的归宿。

“何以为家?心有归处,便是吾乡。”

许钦松创作奖简介

"许钦松创作奖"如一场盛夏的艺术盛宴,每年毕业季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学子相约,为千帆并举的青年才俊提供一片挥洒创意的天空。

该奖项始创于2009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故宫研究院中国画法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许钦松先生于母校广州美术学院成立,旨在为艺术类毕业生进入专业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敲门砖,激励青年艺术家坚持创作。

十六载春秋,许钦松创作奖从珠江之畔起航,绘就了一幅壮阔的艺术版图。这场经过精心培育的艺术之旅,如今已成燎原之势。

2014年,其艺术版图从广州美术学院扩展至广东省内八所高校的美术院系;

2016年,许钦松创作奖打破地域藩篱,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网络作品征集,让艺术之光洒向更广阔的天地;

2017年,开放网络投稿通道,消除“应届毕业生”设定,面向更广泛的青年艺术工作者,接收海内外的艺术类高校学生作品。

2018年,在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肇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十所高校落地生根。

2019年,奖项迎来十周年华诞,陆续在全国八大美院正式落地,借助专业美院在当地的影响力,持续激励全国各地有志学子投入艺术创作。同时,策划举办以"时间之维——许钦松创作奖的10个优秀案例"为主题的巡回讲座与青年艺术家巡展,编织出一张全国艺术网络,构建起"全国巡展+重量级评选"、"艺术+公益"的独特桥梁,让新锐艺术的声音在公众文化领域激起更深远的共鸣。

2024年,网络赛区参选作品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共征集到来自全球各地的上万件作品,投稿足迹遍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地,构成一幅世界艺术青年的心灵地图。

截至2024年,“许钦松创作奖”累计颁发奖金达1047万元,受益获奖者共计2104人。

2024年许钦松创作奖得奖作品展示
- 本科生组 金奖-

截屏2025-04-20 21.00.16.png

湖北美术学院 周贤亮 《望断蓬莱别有天》
中国画248cm×180cm2024年

八大美院,权威评审助阵

许钦松创作奖如一场艺术的高峰盛会,每年,来自全国八大美院的艺术泰斗以其敏锐的审美慧眼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之路把脉定向。这场艺术的盛宴不仅是对作品的评鉴,更是一次思想的交锋与灵感的共鸣。

2024年,创作奖邀请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寇疆晖、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院长周峰、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蔡拥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周崇涨、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刘天舒、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教授郭志刚等学界巨擘,以及奖项创办人许钦松先生亲临现场,为青年艺术家献上一场思想与美学的饕餮盛宴。

截屏2025-04-20 21.03.50.png

2024年许钦松创作奖全国总选现场

截屏2025-04-20 21.04.13.png

2024年许钦松创作奖全国总选现场

核心地标,得奖作品展示

许钦松创作奖的展览足迹,勾勒出一条穿越城市地标与艺术殿堂的璀璨轨迹。每一站都是一次艺术与空间的对话,一场青年创想与公众审美的交融。

2016年,奖项首度跨出广东,在云端之上的上海中心大厦,让艺术与现代建筑碰撞出新的火花;

2017年,在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塔俯瞰珠江,让青年艺术之声从城市制高点回响;

2018年,以"去现场,必有回响"为主题,在广州大剧院让音乐与美术跨界共舞;

2019年,十周年之际,许钦松创作奖回归初心,从广州美术学院出发,以"时间之维"为主题,开启八大美院的艺术巡礼;

2025年,以"何以为家"为主题的许钦松创作奖将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启新的篇章,邀您共赴这场穿越时空的艺术盛宴,探寻心灵的归处。

评选规则

全国网络赛区初评:由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邀请专业评委进行初评,从所有投稿作品中,选出全国网络赛区入围作品;

全国总选:由广东省入围作品、全国网络赛区入围作品两部分组成。由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邀请专业评委,评选出全国总评选金、银、铜奖,以及最受媒体关注、最受艺术机构关注、最受艺术市场博主关注、最受青年理论家及策展人关注等单项奖。

  • 金奖 10000元

  • 银奖 6000元

  • 铜奖 3000元

  • 最受媒体关注奖 3000元

  • 最受艺术机构关注奖 3000元

  • 最受艺术时尚博主关注奖 3000元

  • 最受青年理论家及策展人关注奖 3000元

征集要求

  • 本科、硕士、博士艺术类专业在读学生,以及毕业时间为2022年之后(含2022年)的艺术类专业毕业生。

  • 参选作品类型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漆画、水彩、摄影、综合材料绘画、装置、实验艺术等。

  • 一经投稿,即代表同意作品参加年度成果展及省内巡回展览,作品将于不晚于25年12月31日前退回,上述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

网络赛区征集截止时间:2025年6月16日

主办方介绍

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由著名艺术家许钦松先生发起创办,于2017年6月12日在广东省民政厅注册成立,2022年获评广东省5A级社会组织。

基金会“致力于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帮助更多的中国青年艺术家成长”,希望通过资助文化艺术项目和创作,支持青少年艺术家成长,扶持社会艺术类公益项目,助力文化艺术与艺术教育事业发展。

品牌项目包括:三大奖项(许钦松创作奖、许钦松少儿创艺奖、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五项计划(青年艺术家培育计划、少儿艺术启蒙计划、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艺术公益支持计划、学术研究与艺术传承计划)、一系列文化艺术与艺术公益专业课程,以及支持开展各类社会服务、社会创新和公益慈善活动。


责任编辑:朱兵

艺术许钦松文化美术广州美术学院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