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葡萄已经进入花穗分离期,现在正需要给这些葡萄苗复穗、卷须、抹芽,以确保葡萄更好地生长、结果,再晚十天就没有这个效果了。”4月28日,在临沂沂河新区梅家埠街道,新江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武新江,正在现场指导来自临沂郯城县李庄村的葡萄种植户。
“他们去年从我这里买了葡萄苗,我得给他们做好技术指导,确保种植户们的葡萄苗能健康成长。”武新江说,现在每年销售葡萄苗约5万株,可种植面积约170亩。
初见武新江,他不厌其烦地给种植户们教授着葡萄种植技术和注意事项,认真而专注。一提起自家的葡萄,武新江的眼神里充满了自信与喜悦。自2002年退伍后,他就开始从事葡萄种植,凭借着对葡萄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葡萄品质的严格要求,一干就是二十多年。2020年8月,他注册成立新江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分享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帮助种植户们提升技术。从2015年开始,武新江先后去河北、北京、平度大泽山、浙江等科研、种植基地,引进新苗种。目前,在武新江40亩的葡萄种植合作社里,栽种了辽峰、金香1号、夏黑等20多个品种。
一路走来,种植技术的重要性,也让武新江深有体会。“刚开始种植葡萄时,还是采用的露天种植的方法,品种单一,成熟期又恰逢雨季,连续阴雨导致葡萄果粒开裂,影响葡萄的品相和口感,不仅产量低而且卖不上好价钱。”回忆起起初种植葡萄的情形,武新江依然记忆犹新。
为了扭转局面,武新江南下学习,通过搭建避雨棚,既能规避阴雨天气对葡萄的伤害,又能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提高葡萄的产出效益。武新江毫不吝啬地将避雨棚的搭建技术推广给周边的种植户,现在已有70%的种植户采用这种种植模式。
在临沂沂河新区,像武新江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2025年一季度,临沂沂河新区通过全市遴选“四雁孵化”基地1处,外延“教学点”3处,与其签订《合作孵化培育乡村四雁人才协议》。组织12名四雁人才参加全市鸿雁人才培训,累计孵化“沂蒙四雁”人才52名。(张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