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聚焦闲置荒地,按照“宜民则民,宜游则游”理念,统筹谋划,以建设“五个万安”为目标,探索多条盘活路径,推动“荒地盘活”与城市更新结合,盘活建设攸安公园、祥安公园、恒安公园、心安公园、润安公园,实现“五园”带动,功能布局合理,城市面貌和品质双提升,一座“精致秀美”县城全面呈现。
攸安公园:完善功能 多维盘活
万安县影视城片区处在县城中心,根据地理位置形成了3公里的湖泊,是城中独特湖光山色。前期公司经营不力,一直“铁将军”守门,荒芜闲置数十年,成为县城最大的荒地。
一是拆危筑基。对历史遗留问题与群众期盼,因地制宜,多管齐下,与原来公司进行洽谈协商,将区域内危旧房屋由原公司自行拆除。政府投资改造基础设施,将环湖步道改造提升彩色步道,接通地下雨污管网,安装路灯,打通五岗坑道路,联通G356,对坝体实施加固,实现基础设施完善,在绿水青山与绿植中间合理嵌入形态各异的“安”字,实现昔日荒地变散步、骑行、“安”文化学习首选地。
二是构建生态。整合零散林地及闲置地块,实施林相改造和景观重塑,做到“乡土树种更新+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精心栽植了红枫、栾树等100余种彩叶树种,并栽植了100多个竹类品种。实施了树种教育标识牌,打造了“森林课堂”“植物认知课”等研学场景,形成了“生态修复+自然教育+休闲体验”的完整产业链闭环。打造了“林地盘活、生态修复、产旅融合”多维度绿色中心。
三是补齐短板。对老农贸市场铁皮棚进行改造,打造成商品展示展销区,引入商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展销活动,聚集商业人气,搭建百姓大舞台,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利用周边空闲土地改建停车场,补齐停车城市停车难短板。构建湖、林、业态三位一体的多样性公园,补齐城市功能。
改造后的影视城片区,变身群众休闲郊野公园。
心安公园:文旅融合“靓”丽蝶变
“来万安看海”是万安县最火的话,心安公园又是如何从一个空心村的荒地实现华丽变身?
一是项目带动。聚焦基础设施改造,以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为主线,新建拓宽村庄道路,修建生态步道,搭建交通和休闲交通网络,建设停车场,新增停车位500余个,建设公共卫生间4座,提升旅游基础服务,对赣江左岸、遂川江右岸河堤护岸进行加固美化,兼顾防洪安全与景观优化。通过一系列园林绿化提升、市政配套完善及生态修复工程,构建起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的生态体系。
二是整治联动。观念变才能推动环境变,构建县、乡镇、村三级宣教网络,创新“3+2+N”模式(三级干部专班引领、项目建设与村容整治双轮驱动、多元化策略推进)同步推进工程建设与城乡环境整治,实现“以项目带整治、以整治促发展”整治街面、路面9000多平方米,拆除影响规划院子围墙2790米,实现片区市容面貌“靓”丽蜕变。
三是产业驱动。充分整合闲置土地,由吉安市万安县村委会牵头,流转林下土地,植山香圆叶120亩、黄桃30余亩,形成“林下经济+村集体产业”的绿色发展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同时,积极招引民宿、水上运动等业态,运用 “文旅+体育”“文旅+产业” 模式,推动文农旅融合,为心安公园发展增添新动力。
祥安公园:顺应民生 品质提升
祥安片区是万安大坝建设的主战场,大坝落成后,部队营房流入民间,私房建设杂乱无序,大量土地闲置,主道破败,巷道互不通畅,车辆通行、停放不便利,雨水污水排放不畅聚集成臭水塘。
一是补齐教育短板。对原职业技术学校校舍实施盘活,布局第五中学,围绕学生出行难、停车难,对主干道、亮化、绿化实施改造升级,利用周边小地块建设停车场4个,新增停车位96个。同时,对片区雨污管网等民生关注的问题一同实施改造,不仅填补片区内初等义务教育空白,而且同步提升片区内城市品质。
二是补齐消费短板。在实施改造时,对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该清理的坚决清理,拆除违规搭建房屋15处,对片区内2个水塘实施清理,引入活水,种植绿化实现自主净化,利用闲置地块15亩,建设片区生活服务业态2处,引导居民自主发展业态6处,为村集体和村民增加可持续收入。
三是补齐文化短板。祥安是万安湖文化、万安十八滩文化、移民文化的聚集区,文化底蕴深厚。围绕文化重现,利用小地块打造明珠广场,重现万安大坝修筑场景和万安移民搬迁场景。修建观景码头一处,成为万安湖打卡之地,利用围墙、景观打造惶恐滩文化,彰显万安县不畏艰险的精神,为万安湖旅游奠定文化基础。
改造后的赣江明珠广场,展示万安湖文化历史。
恒安公园:消费聚集 产城融合
恒安公园位于遂川江畔,是万安县“两江四岸”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城区和园区,江两侧一边是滩涂地,一边是大量闲置厂房和土地,既制约园区发展,又影响城市形象。
一是塑造夜市中心。聚焦企业和群众意见,以“盘活”为抓手,突出业态为重点,拆除周边不符合规划铁皮棚,关闭不符合经营规定的业态,对停产企业实施收购,盘活土地90余亩。对品相好且无安全隐患的厂房进行改造,有安全隐患的进行拆除重新布局,新建12家业态和一处广场,引入业态20余家,实现闲置资产全面盘活,夜市聚集。
二是打造园区“后花园”。破解休闲难点,精准谋划打造,融合自然、园林景观等要,增加城市“绿肺”功能,建设一座浮桥,连接遂川江东西两岸,建设亲水平台2处,通过自然与水的融合,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建设健康步到5000米,沙滩娱乐区7000平方米,对原有鑫源打造进行拓宽,新增停车场5处,停车位1000余个,有效弥补城市休闲不便和停车不便的功能短板,实现了休闲、娱乐和消费的巧妙结合。
三是彰显“安”文化窗口。充分挖掘万安县万安“安”文化,在项目东岸临江设置建设一处百安墙,在全国乃至全省范围内征集100个书法家书写“安”字,通过形态各异的安字表达安之韵。建设1处文化长廊,通过《万安两个湖》展示万安历史和文化,并命名为“恒安公园”。
改造后的恒安公园,联动城区与园区。
润安公园:休闲康养 新城客厅
润安公园位于赣江河西,随着凯蒂酒店和自来水厂逐步落地投入使用,周边地块长期闲置、杂草重生,与周边环境不符,水厂厂房闲置,不能发挥作用。
一是打造体育运动厅。对周边闲置地块投入小额资金,将闲置地块打造成小体育公园,建设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场和游步道,填补河西健身场所空白,成为万安体育文化窗口,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二是打造富硒展示厅。通过环境整治,将闲置地块整理,铺上草皮,结合万安“硒”元素,打造硒文化长廊。首创万安富硒“七娃”,形象展示万安富硒文化。同时,利用绿地走廊,植入万安硒介绍,让群众在悠闲娱乐时感受硒文化,了解硒文化,宣传硒产品,全面唱响“富硒产品万安原产地”品牌。
三是打造休闲休息厅。以盘活建筑活化与水文化为途径,利用赣江资源,打造天然泳场,通过文化情境再现和历史建筑再利用,最大程度地尊重历史文化遗迹,对储水工业遗迹景观改造成民宿,利用星级酒店为引领,周边打造高端轻奢民宿,成为万安赣江边休闲休息首选地。(邱文罗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