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洛阳,牡丹余韵未消。河南省洛阳市古城街巷中,身着各色汉服的游人如织。坐落在有着各色美食,承载历史记忆与现代活力的西工小街门口的华夏烟酒店,也在洛阳文旅出圈中迎来发展新机遇。
“当初就是被这里的文化气息吸引,才带着家人在此扎根。”店主罗林正手持牡丹纹茶具,向游客讲述着他与这座古城的二十年情缘。
随着西工小街晋升为网红打卡地,这位嗅觉敏锐的店主开启了特色化转型。店门前,“牡丹鲜花饼”“牡丹酥”“你好,洛阳”伴手礼等热门产品吸引游客频频驻足,而玻璃橱窗内的牡丹小酒、牡丹花酒、牡丹团扇等本土文创产品,更成为年轻群体的关注焦点。“这些特色产品既是文化载体,更是流量入口。特别是这牡丹小酒,本地出的新品,跟喝啤酒一个样,很受年轻人欢迎。”罗林正通过这些特色产品的跨界销售,有效吸引了客流。
如何将“流量”转变为“增量”?在辖区烟草客户经理的建议下,罗林正利用自己店铺的区位优势,申请加入当地旅游终端,深耕“文化营销”,店铺的美誉度、信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背柜、地柜安装素雅牡丹图案灯箱,入口黄金区打造牡丹绽放、“I LOVE洛阳”等造型陈列,并搭配牡丹瓷、龙门夜景杯、迷你三彩骆驼摆件等文创周边,打造“拍照+打卡+消费”沉浸式消费场景;摆放洛阳各大景点最佳旅游路线介绍手册,西工小街百年老字号美食宣传册,以及当地土特产,为外地游客提供更全面、更方便的购物体验,有效刺激消费欲望。“现在外地订单更多了,很多外地游客走了还通过微信联系我买东西!”罗林展示着手机里的订单,笑着说道。
夜幕降临,西工小街的烟火气渐浓,华夏烟酒店的客流持续至深夜十二点,收银提示音始终未断。“文化才是最好的导购员。”罗林正说着,将新到的唐三彩文创雪糕补入冷柜。在文旅融合的东风中,这座小店正绽放出新的生命力。(徐晓军 刘红娟/文 张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