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北京市丰台区长安新城社区:从共享花园到完整社区

2025年05月16日 21:17:54 中国城市报张永超 通讯员陈虎

在北京市丰台区青塔街道长安新城社区,由100余户居民亲手培育的共享花园,正以草木之力重塑着超大型社区的治理逻辑。这片占地50万平方米的钢筋森林里,月季与绣球竞相绽放,百合与萱草随风摇曳,近百个花卉品种构成的生态网络,不仅是居民指尖上的“诗与远方”,更成为观察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微观窗口。

从“荒芜之地”到“精神支点”

2023年春,长安新城2区1号楼南侧的废弃空地上,一场特殊的“植物选举”悄然展开。十几位业主通过线上投票规划共享花园的未来,从百余种花卉中选定月季、绣球等适应北方气候的品种,并以“认养打卡”形式划分养护责任。

20250516_211339.jpeg

两年来,社区参与共享花园共建的业主越来越多,社区另两个组团的业主借鉴共享花园的模式,在征求物业和居委会的批准并科学规划后,又自发开辟了几块开放花园。资深花友顾憬艳为丰富品种,根据大家意见培育众人钟爱的花苗;年轻白领们利用周末时间,在植物上悬挂手写名牌,向路人普及花卉知识;77岁的李凤兰老人每天清晨巡查花园,查看每株植物的生长状态;甚至独居老人也通过照料花草重拾社会连接。

长安新城这种自组织模式并不是孤例,类似的场景正在全国上演。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将共享花园纳入社区改革风向标,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通过“共同缔造”实现荒地变花海,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培育出100余个社区花园网络……这些散落全国的“治理苗圃”,共同构成中国基层社会的韧性基底。这些实践印证着一个治理逻辑:当公共空间从“管理对象”转变为“情感载体”,居民便自然从旁观者转化为建设者。

从“主导者”到“生态圈”

在长安新城“党群劳动日”呈现出与传统党建活动迥异的面貌:党员干部穿上志愿者红马甲,和群众代表每季度定期到花园清理垃圾、拔除杂草、浇水施肥。为支持共享花园的发展,社区党委用党费购置的园艺工具,存放于24小时自助工具柜,方便花友劳动时取用。

针对个别一楼住户反映的居民赏花影响休息的问题,社区书记张蕊牵头召开现场会,和业主反复沟通协调后达成了和解。这种“隐身式支持”成为党群共治的“轻盈支点”,为居民自治留出生长缝隙。

20250516_211343.jpeg

上海市宝山区共康七村的经验也具有启示性,社区党总支将墙面彩绘设计权交给青少年,通过“社区小先生”计划带动家庭参与;湖北省武汉市光谷杏园社区通过共享花园化解种菜纠纷,让曾经的“菜地之争”变为“友谊花圃”;湖北省黄石矿山路社区,居民将废旧轮胎改造成天鹅雕塑,用艺术激活边角空间……这些案例表明: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重构,正从“大包大揽”转向“培育土壤”——当党建活动与居民兴趣深度耦合,红色基因便能在社会土壤中自然生长。

从“物理更新”到“关系重构”

长安新城的共享花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溢出效应”。经过共享花园改造后,业主主动维护环境卫生,犬只排泄问题显著减少,邻里关系因此更加和谐;共享花园新开辟的“儿童种植区”,年轻父母周末带孩子种植花草,记录生长日志,在朋友圈发起“花开接力”;花友群在网上建立“花草交换角”,互相交换花草品种。孩子们学习花草种植搭配,年轻人研究用咖啡渣制作肥料,老人们传授用花椒水驱虫的土办法。

这种基于共同爱好的资源交换和知识互动,构建起超越年龄与职业的新型社区关系网络,生动诠释着“全龄友好”理念的政策内涵。

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文化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西盛社区在花园中嵌入民族团结长廊,63个花箱成为多元文化对话的载体;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苑社区将废弃架空层改造为“生活博物馆”,用老物件唤醒集体记忆……这些实践表明:社区治理不仅需要空间改造,更需要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

【记者观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在长安新城社区,五片共享花园恰似五份基层治理的立体答卷:它们没有标准化图纸,却因居民指纹的叠加而生机勃勃;不追求景观奢华,却因凝聚共识成为精神地标。当住建部在全国推广“完整社区”建设时,这个京西社区用实践证明:超大型社区的治理密钥,或许就藏在让居民能够弯腰触碰泥土的公共空间里。

正如丰台区青塔街道党工委书记杜哲明感慨:“花园里的每一片花瓣都凝结着三股力量——街道整合资源的托举力、社区组织动员的凝聚力、居民当家作主的创造力,它们形成了现代社区治理的逻辑闭环。”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既需要顶层的制度设计,更需要珍视这些从泥土中生长出的治理智慧——因为真正的共治基因,永远扎根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之中。


责任编辑:乔妙妙

社区功能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