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映“金叶” 沃土生“双金” ——山东潍坊烟区探索烟油融合促农增收新路径

2025年06月28日 14:27:18 中国城市网

“以前种完烟叶,土地就得歇大半年!现在可不一样了,油菜、烤烟‘接力’种,一亩地能多收五六百元!”近日,在山东潍坊诸城市石桥子镇烟田里,烟农张喜平望着眼前长势喜人的烟叶难掩笑意。今年5月初,他在这片土地上刚刚收获了金灿灿的油菜,又马不停蹄地种上了新一轮烤烟,油菜有收成,烟叶品质上去了,综合收益比以前高出一大截。像张喜平这样尝到“一地生双金”甜头的烟农,在潍坊烟区越来越多。

近年来,潍坊市局(公司)积极顺应农业现代化转型趋势,通过油菜品种选育、生产要素整合与产业链条拓展,让曾经冬春闲置的烟田如今春有金花绽放、夏现金叶飘香,真正实现“一地生双金”,绘就出一幅烟油融合促农增收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image.png

潍坊烟区的万亩油菜花田

破局之路:在产业互促中寻找最优解

曾经,潍坊烟区面临着种植结构单一、土地利用率低的困境。烟叶采收后,土地往往闲置数月,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遭遇了烟叶品质提升和烟农持续增收的瓶颈。如何唤醒沉睡的土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横亘在潍坊烟草人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面对困局,潍坊市局(公司)深入调研分析,结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本地气候土壤条件,发现油菜兼具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且生长周期与烤烟存在互补性,最终确定将其作为轮作作物的首选目标。然而,不同油菜品种在耐寒性、成熟时间上差异显著,能否找到适配本地气候、与烤烟种植无缝衔接的品种,成为推进烟油融合的关键。

从2019年起,潍坊市局(公司)联合多家科研院所,对长江以北10个油菜品种展开试种。农技人员扎根田间,详细记录每个品种的生长周期、耐寒耐旱性、与烤烟生育期的衔接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衡油8号”脱颖而出。这个品种抗寒抗旱,能在潍坊烟区顺利越冬,且油菜籽收获期刚好在烤烟移栽期之前,完美解决了作物生育期衔接的难题。

油菜品种确定后,潍坊市局(公司)在产业链两端同步发力,构建起全链条保障体系。“入口”方面,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深入河北旱作所育种基地,实地考察种子纯度、发芽率等指标,与河北旱作所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定制符合潍坊气候的优质油菜种,并建立“统一供种”模式,为烟农提供优质放心的油菜种子。“出口”方面,主动对接本地农产品加工龙头,构建“订单农业”模式,设计具有潍坊地域特色的包装,让“烟区生态菜籽油”成为兼具品质与文化内涵的特色农产品。

从困局中突围,在探索中破题。潍坊烟区以良种选育为起点,用全链条保障搭建产业互促桥梁,让“金花”与“金叶”在这片沃土上接力生长,真正找到了烟油协同发展的最优解。

image.png

朝阳中的油菜花田

融合之道:在集聚要素中激发新动能

清晨,在诸城市贾悦镇岭南头村烟油轮作示范区内,培土机沿着田垄精准作业,机械臂掀起地膜、培起新土,烟农周立华感叹:“过去人工揭膜培土又慢又累,现在机械化作业省时又高效!”这人机配合的忙碌画面,正是潍坊烟区集聚现代生产要素、赋能“油菜+烤烟”轮作模式的生动写照。

为推动“油菜+烤烟”产业从良种落地到全面成型,潍坊市局(公司)从标准化生产强根基、全程机械化提效能、多方协同聚合力入手,构建起现代化产业运行体系。

精细化管理是接力种植的核心。潍坊市局(公司)针对油菜与烤烟特性,制定差异化管理方案,油菜注重春季水肥与绿色防控,烤烟则根据茬口优化育苗、施肥与移栽标准。全市16处观测点的农技人员全程记录数据,最终形成《“油菜+烤烟”周年生产技术规程》,为烟农提供精准操作指南。

“油菜籽5月初集中收获,紧接着就是烤烟移栽黄金期,前后窗口期只有短短7-10天。时间紧、工序多,光靠人力根本忙不过来!”这是推广初期烟农普遍的担忧。潍坊市局(公司)将全程机械化作为破题的“金钥匙”。他们精心制定“一年两熟”机械化方案,引入先进农机,构建一体化作业体系,为烟农提供从油菜播种、收获到烤烟移栽的“一条龙”专业服务。

image.png

油菜成熟后开展机械化采收

此外,潍坊市局(公司)搭建“三站一基地”平台,汇聚“政企研学用”多方资源。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工作站带来前沿技术,粮烟油机械化调度站统筹资源,惠农气象站提供精准预警,智慧农业创新基地加速成果转化,实现科研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如今,潍坊烟区通过系统整合与优化配置,以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全程化的机械服务、协同化的平台支撑,成功打通了“油菜+烤烟”高效轮作模式的“任督二脉”,实现了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益的双提升。

蝶变之果:在多元发展中拓宽振兴路

四月的诸城贾悦烟区,万亩油菜花海如金色绸缎铺展在丘陵之间,无人机穿梭拍摄的嗡嗡声、游客的欢笑声交织成曲。“没想到种油菜还能‘种’出旅游旺季!”店面开在花海旁的王家营子零售户王金玉新进的文创商品供不应求,货架上印着油菜花图案的帆布包、菜籽油手工皂被游客争相选购。过去仅靠单一经营维持生意的小店,如今日均营业额翻了一番。

从农田到景区,从单一种植到多元产业,潍坊市局(公司)以烟油融合为支点,撬动起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开发、人才回流的协同发展新格局,让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每年4、5月,潍坊烟区的油菜花海准时绽放,成为齐鲁大地上的网红打卡地。潍坊市局(公司)串联烟区与周边景区资源,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观光路线,将风筝、年画等非遗元素融入景观设计,建成集观景游览、文化体验、产品展销于一体的特色观光带,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的好去处,更搭建起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平台,让万亩花海成为展示乡村魅力的亮丽名片。

image.png

到油菜花田观光的游客

当油菜花化作饱满的菜籽,其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实现双向赋能。潍坊市局(公司)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生态化产业链条。种植环节,推广烟油轮作,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使用30%以上;榨油后的饼粕制成生物有机肥还田,化废为肥反哺土地,让烟田在循环中永葆生机。如今,潍坊烟区不仅实现了一株油菜多重收益,更构建起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体系,让烟田焕发持久生命力。

蓬勃发展的烟油产业成为聚才“强磁场”。潍坊市局(公司)依托“三站一基地”创新平台,推出乡村振兴人才计划,吸引农业技术专家、电商运营能手返乡发展。他们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让这片沃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站在新的起点回望,从闲置土地到“一地双收”,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潍坊烟区的蝶变不仅是产业模式的创新,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未来,潍坊市局(公司)将持续深耕全产业链发展,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升级,以更前沿的技术筑牢绿色发展根基,让“金花”与“金叶”迸发更蓬勃的生机,让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齐鲁大地徐徐铺展。

作者:郑海峰 张勇 李云鹏 闫轩昂


责任编辑:韩利

潍坊油菜农业金叶三农种植业农村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