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浙江省杭州市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城区,滨江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33.5岁,但老年心理健康问题同样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滨江区积极响应国家应对老龄化战略,探索形成了“心理服务专业化、政策保障体系化”的老年人心理关爱“滨江模式”。
专业化基石:心理服务精准下沉社区
在滨江,专业的心理服务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了社区,成为守护全区老人认知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力量。其中,求是心理健康研究发展中心积极发挥专业支撑作用,专家和团队扎根在多个社区一线,为老人们提供细致的服务。开展认知能力、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等多方面的专业评估,为老人描绘“心理画像”;精心设计“OH卡共创”、感官训练游戏等既有趣又有效的心理干预活动,让老人们在轻松互动中学会调适心理;还定期举办讲座,分享情绪管理、隔代沟通等实用心理知识,把专业的理论变成了老人们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
体系化支撑:政策保障织密关爱网络
“滨江模式”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体系保障。区民政局、卫健局等多个部门紧密协作,整合了专业心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和志愿者队伍,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服务网络。财政投入也精准聚焦,重点支持社区心理服务站建设、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普惠性心理服务项目的开展,确保了服务能够长期、稳定地惠及更多老年人。
求是心理健康研究发展中心在滨江模式中的实践充分证明,将专业的心理服务真正扎根社区,是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一环。他们深入一线的评估、精心设计的活动和实用的科普,让专业的心理关怀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有效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