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案例选编》新书发布会暨“城市中国行·央媒探访新质生产力”主题宣推计划在京召开

2025年07月07日 20:20:36 “中国城市报”微信公众号

2025年7月5日,由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城市报联合主办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案例选编》新书发布会暨“城市中国行·央媒探访新质生产力”主题宣推计划,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楼隆重举行。活动汇聚院士专家、地方政府代表、企业领袖等各界精英,以案例分享、主题对话等形式,深度解码新质生产力的因地制宜发展路径,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思想动能。

图片

中国城市报社副总经理常万红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培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他强调:“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必须立足城市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本书的发布为各地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本。”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出版社副社长于海汛表示:“作为国家级经济类出版机构,我们始终关注前沿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本书的出版是我们推动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未来将持续打造优质内容,助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有机电子学科、塑料电子学科和柔性电子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黄维院士带来主旨演讲,他从柔性电子技术前沿出发,阐述科技创新如何打破地域限制,为不同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强调“未来技术”与地方产业融合的无限可能,引发全场对科技赋能区域发展的深度思考。

新书主编杨瑞勇详细介绍了书籍编写背景和特色亮点。该书历时18个月编撰完成,聚焦全国20多个省(区、市)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典型实践,精选了45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智能制造、传统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既有东部沿海地区的创新探索,也有中西部地区的转型实践。他还透露,第二册案例选编工作已经启动,将重点关注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更多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

同时启动的“城市中国行·央媒探访新质生产力”主题宣推计划,将通过专业团队深入典型案例单位,以体验官形式拍摄15分钟创意视频,全方位展示案例单位的创新实践,依托全媒体矩阵进行传播,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案例选编》新书形成“理论+实践”的立体推广模式,系统呈现各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成功经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引领。

图片

在案例分享环节,河北省青龙县副县长许旭轩分享青龙县依托生态与文化资源,推动“生态+文旅+科技”融合发展的实践,展现县域经济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的创新路径;广州谷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崔海涛以企业研发的AR智能眼镜技术为例,讲述科技型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赋能地方产业升级;画境数字(广西)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艳杰则分享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结合,激活地方文化资源、打造新质生产力增长点的案例,生动呈现不同主体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探索;重庆交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传东介绍了数字技术在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创新应用,为行业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区域特色发展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坚持“一地一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同时要注重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新书签售环节,现场读者热情高涨,纷纷排队购书、交流,活动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实践探索热情中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新书推介活动,更是一场汇聚政产学研用各界智慧的思想盛会。与会专家表示,活动为全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必将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周晓斌

编辑:越玥、张阿嫱


责任编辑:乔妙妙

生产力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产业高地加速崛起 杭州彰显“国际范儿”

“中国城市报”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