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邵阳县广袤的烟田,绿意葱茏的烟叶在阳光下舒展。田间地头,烟农们忙碌的身影与穿梭的现代化农机、盘旋的无人机交织成一幅充满活力的产业振兴图景。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紧扣烟农增收这一核心目标,以技术指导为根基,以数字应用为引擎,以科技创新为突破,正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智慧农业转型,让片片绿叶真正化为致富的“黄金叶”。
技术下沉,织密增收“防护网”
鲜烟分类培训
“以前最怕病虫害,现在不一样了!”邵阳县烟农吴又兵站在自家烟田边,指着叶片上均匀的药液痕迹感慨道,“技术员手把手教我们识别病害、精准配药,还带着我们搞鲜烟分类,烟叶质量上去了,收入自然更有保障。”
乡村要振兴,技术是底气。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服务力量扎进田间地头。一支支烟技服务队伍成了烟农的“贴心人”,从烟苗移栽的株行距控制,到关键生长期的水肥管理要点;从常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策略,到成熟期精准采收的时机把握,技术员们用通俗的语言、耐心的示范,将标准化生产技术“翻译”成烟农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乡土教材。尤其在鲜烟分类环节,通过反复培训和现场指导,烟农们掌握了按部位、成熟度精细分类的本领,大大提升了上烤烟叶的均质化水平,为后续烘烤提质和优价收购打下了坚实基础。
数字驱动,点燃生产“新引擎”
(无人机飞防)
在邵阳县某烟叶工场,技术员陈逸康轻点手机,育苗大棚内的温湿度实时呈现。“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大棚里环境稳了,苗子壮实,移栽后返苗快,抗性也强。”技术员陈逸康对智慧育苗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
数字浪潮正重塑邵阳烟叶生产的肌理。无人机成为烟田的“空中卫士”,搭载高清摄像装备,利用其搭载的多光谱设备辅助监测烟田。通过对烟株长势的空中巡查,辅助识别早期病虫害迹象及烟叶成熟度差异,为精准制定防治方案、优化采收时序提供技术依据,推动病虫害防控和采收管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转变,效率与效果显著提升。智慧烘烤系统则是烟农的“智能管家”,通过实时采集烘烤房内温湿度等关键参数,智能调控风机、供热设备运行,将烘烤工艺曲线精准落地,有效避免了以往因经验差异导致的烤坏烟、青烟问题,显著提升了烟叶烘烤质量和等级纯度。育苗大棚的智能监测系统,则如同给幼苗装上了“环境保姆”,确保烟苗在最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字红利,正转化为烟农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
创新引领,拓宽发展“快车道”
(新型生物质烤房)
科技创新是撬动产业升级的杠杆。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敏锐把握前沿技术,积极探索应用场景。在绿色防控领域,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依赖,保障烟叶安全与生态平衡。在水肥管理上,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精准供给,既节约了资源成本,又促进了烟株健康生长。
“这智慧烘烤系统真是省心又增效!”拥有多年种烟经验的烟农何长根指着自家完成改造的生物质燃料智慧烤房说道,“以前熬夜盯着烤房是常事,现在手机上就能看数据、调参数,烤出来的烟叶色泽好、香气足,还比以前省了不少燃料钱。”科技创新带来的不仅是省工省力,更是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同步跃升。
从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到翱翔田畴的无人机,从智能调控的育苗大棚到精准高效的智慧烤房,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正以技术为犁、以数字为种、以创新为光,深耕烟叶产业沃土。烟叶产业科技含金量的持续提升,让烟农的钱袋子更鼓,笑容更甜,为邵阳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能。这片片金叶承载的,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科技兴农的生动实践,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乡村共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