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领青年学生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锻炼本领、勇担使命,7月8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程瑞、吴彬、江柳清带领“筑梦青春志愿服务队”前往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开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专业实践提升学生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意识,加深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筑梦青春志愿服务队在上津古镇调研。吴晓雪 摄
实践团了解到,上津古镇历史源远流长,古城墙作为其显著历史遗迹,承载着悠悠岁月的厚重记忆。城墙巍峨高大、绵延环绕,其上的瞭望孔、垛口等独特建筑构造,不仅彰显了古代军事防御的精妙智慧,更展现了高超的营造技艺,是地域文化的鲜活呈现,具有极高的地方历史研究价值。
队员对上津古城墙进行测绘。杜哲 摄
在镇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志愿小队迅速投身于古城墙的测绘工作。队员们娴熟运用全站仪等专业仪器,精准测量城墙的长度、高度以及城门的尺寸、位置等关键数据,并进行细致记录。同时,对城墙砖石的纹饰、雕刻等细节展开全方位影像采集,全面记录古城墙的现状。基于详实的数据和影像资料,团队利用计算机软件着手构建古城墙建筑数字基因库。这一行动不仅为后续的文物保护、修复及学术研究筑牢了坚实的数据根基,更有效地保障了古城墙历史信息的原真性与完整性。
全队将测绘数据进行计算机纹样绘制。李荣恒 摄
实践期间,队员们还同步开展有关古镇保护与开发的调研工作。他们深入社区街巷,与居民亲切交流,了解居民对保护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在景区向游客发放问卷,掌握游客对古镇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调研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对古镇保护满怀深情、责任感强烈,但也面临一些现实难题;游客普遍对古镇的独特风貌赞誉有加,并提出诸多改进意见。这些第一手资料为古镇的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队员与当地居民进行访谈。吴健 摄
除了关注古城墙外,队员们还深入挖掘上津古镇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美的当地刺绣工艺让队员们赞不绝口,一针一线间,不仅凝结着匠人非凡的耐心、精湛的技艺与对美的执着追求,更蕴藏着地域生活的智慧密码与代代相传的情感记忆。在刺绣工坊,队员们认真观摩学习,感受丝线交织出的文化韵味。“指尖力道差之毫厘,图案便失之千里”,学生王溪感慨道,上津刺绣与古建修复异曲同工,皆需以敬畏心延续文明基因。
绣娘向队员展示绣品。程瑞 摄
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以古城墙测绘为重点,以非遗文化体验为滋养,在深入调研和专业实践中提升了综合素养,更在心中深深种下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守护之志。众人纷纷表态,会把这份责任感与热爱化作持续行动,踊跃投身到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事业当中,全力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供稿人:程瑞)